字好书
宁浦书事六首 其三

《宁浦书事六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6 18:06:42

诗句

南土四时尽热,愁人日夜俱长。

安得此身作石,一齐忘了家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06:42

原文展示:

南土四时尽热,愁人日夜俱长。
安得此身作石,一齐忘了家乡。

白话文翻译:

在南方的土地上,四季都充满了酷热,令人愁苦的人在白天和黑夜里都感到漫长。
我希望自己能够化作一块石头,完全忘记自己的家乡。

注释:

字词注释:

  • 南土:指南方的土地。
  • 四时尽热:四季都充满了热气,形容气候炎热。
  • 愁人:愁苦的人。
  • 日夜俱长:白天和夜晚都显得漫长,表达内心的苦闷。
  • 安得:如何能,表示一种强烈的愿望。
  • 此身作石:希望自己的身体化为石头,象征着忘却和无忧。

典故解析:

  •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表达的愁苦与失乡情感是古诗词中常见的题材,常用以传达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淮海,北宋词人,擅长婉约派词风,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注。他的词风清丽、情感细腻,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秦观生活在北宋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个人理想难以实现。他在南方的生活环境中,感受到酷热与孤独,诗中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不满。

诗歌鉴赏:

《宁浦书事六首 其三》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苦。开篇以“南土四时尽热”描绘了南方的炎热气候,这种极端的环境不仅让人感到身心疲惫,也使得白天与夜晚都变得漫长且难以忍受。这里的“愁人”不仅指代自己,也象征着身处异乡的游子,感受到一种无尽的孤独与无奈。

接下来的“安得此身作石”,诗人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达了对现状的厌倦与逃避。化为石头的愿望,意味着对生活的彻底放弃,也反映出对家乡的无奈与思念。石头作为一种无情的存在,象征着对情感的麻木和对家乡的淡忘,表现了游子的无奈与哀伤。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借助自然环境的描绘增强了主观情感的表达,展现了秦观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土四时尽热:描述南方的气候,表达诗人身处的环境极为炎热,暗示生活的困扰。
  • 愁人日夜俱长:强调愁苦的持续性,不论白天还是黑夜,愁苦都伴随着他。
  • 安得此身作石:表达了一种极端的愿望,想要逃离烦恼,化为无情的石头。
  • 一齐忘了家乡:进一步说明希望能忘却故乡的思念,表现出对家乡的无奈与愁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化作石头,象征对现实的逃避与麻木。
  • 对仗:诗中“日夜俱长”与“安得此身作石”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出对环境的抗拒与内心的无奈,表达了深沉的愁苦和对宁静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土:象征炎热、异乡的环境。
  • :象征无情、麻木,表达对现实的逃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怎样的?

    • A. 寒冷
    • B. 炎热
    • C. 温暖
  2. 诗人希望化作什么?

    • A. 风
    • B. 石头
    • C. 水
  3. 诗中“愁人”主要指的是谁?

    • A. 诗人自己
    • B. 朋友
    • C. 家乡的人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反映了游子的愁苦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秦观的《宁浦书事六首 其三》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但秦观的情感更偏向于对现状的无奈与逃避,而李白则是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两者在表达形式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秦观与他的文学世界》

相关查询

次韵王荆公题西太乙宫壁二首 双涧寺二首 武陵 次韵子瞻和王子立风雨败书屋有感 题文潞公黄河议後 子产库 答周德夫见寄 谢郑闳中惠高丽画扇二首 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之七台峰 伤歌行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骐骥一毛 审礼 勤能补拙 甘字旁的字 觉察 拔开头的成语 虫字旁的字 媒妁 场景 人言凿凿 口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包含庑的词语有哪些 饰开头的成语 东迁西徙 出群拔萃 一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