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润州

《润州》

时间: 2025-05-02 08:07:56

诗句

望空北顾无双寺,行入西津第一州。

江影隔山摇素练,行云和梦锁朱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7:56

原文展示:

润州
作者: 王恽 〔元代〕
望空北顾无双寺,
行入西津第一州。
江影隔山摇素练,
行云和梦锁朱楼。

白话文翻译:

在北方仰望无双寺,
步入西津这第一州。
江水的倒影在山间摇曳,如素色的绢帛,
行云与梦境交织,锁住了朱红的楼阁。

注释:

  • 无双寺:位于润州,是一座著名的寺庙,意为“没有双重的寺庙”,象征独特。
  • 西津:地名,指的是润州的西津,古代水路交通要道。
  • 江影隔山摇素练:江水的影子在山的阻隔下摇曳,像素色绢帛一样轻盈。
  • 行云和梦锁朱楼:流动的云彩与梦境交织在一起,锁住了红色的楼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恽,元代诗人,字子敬,号梅溪,生于南宋末年,卒于元初。王恽在诗词上继承了唐宋诗人的传统,作品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润州》创作于王恽游历过程中,表达了他对润州自然景色的赞美及对人生哲思的感悟。元代社会动荡,诗人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反映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润州》是一首描绘自然景物的佳作,展现了诗人对润州的独特感受。诗歌开篇以“望空北顾无双寺”引入,描绘了北方的无双寺,展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接着“行入西津第一州”,则将读者的视角引向更广阔的空间,展现出润州的美丽。

“江影隔山摇素练”一联,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将江水的倒影比作轻柔的素绢,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轻盈飘渺的意境。最后一句“行云和梦锁朱楼”,则将天上的白云与梦境交织在一起,描绘出一种梦幻般的场景,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哲思,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望空北顾无双寺:仰望天空,向北方回望无双寺,表达了对这座寺庙的向往。
  2. 行入西津第一州:步入著名的西津,展现出诗人对旅途的期待与欣赏。
  3. 江影隔山摇素练:江水的倒影在山的间隙中轻轻摇曳,给人一种柔和的美感。
  4. 行云和梦锁朱楼:流动的云彩与梦境交织在一起,仿佛将朱红的楼阁锁住,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水的影子比作素练,形象生动。
  • 拟人:用“和梦锁朱楼”表现云与梦的关系,增添了情感色彩。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润州美景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对安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沉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无双寺:象征着独特与神圣,寄托了诗人对信仰和宁静的追求。
  • 江影:象征着流动与变化,反映出自然的美丽。
  • 行云:象征着自由与梦幻,传达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无双寺”位于哪个方向?

    • A. 南方
    • B. 北方
    • C. 东方
    • D. 西方
  2. “行入西津第一州”中的“西津”是指什么?

    • A. 一座寺庙
    • B. 地名
    • C. 一条江河
    • D. 一座山
  3. 本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战争的思考
    • B. 对自然的赞美与内心的宁静
    • C. 对人际关系的烦恼
    • D. 对历史的回顾

答案:

  1. B. 北方
  2. B. 地名
  3. B. 对自然的赞美与内心的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首诗在意境上都有对自然的描绘,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山水的静谧与诗人内心的宁静,而王恽的《润州》则更加强调了江水的流动和梦境的交织,展现出一种更为动态的美感。两者都蕴含着对自然的深刻思考与对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恽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家园三绝 忆晦叔 闲乐 洛下雪中频与刘李二宾客宴集,因寄汴州李尚书 首夏 感旧 自悲 蔷薇正开春酒初熟因招刘十九张大夫崔二十四同饮 十二时行孝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险陂倾侧 鬯字旁的字 浓荫蔽天 兵闻拙速 霹雳斧 同字框的字 言字旁的字 鹿鱼 万箭钻心 重议 水字旁的字 包含舱的词语有哪些 裁云剪水 必必剥剥 至字旁的字 眷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