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鹧鸪天 赋鲍家黄

《鹧鸪天 赋鲍家黄》

时间: 2025-04-26 18:41:11

诗句

何处人间淑景新。

刘家池馆鲍家春。

后庭花唱空琼树,曲水宫妆见丽人。

金作粉,麝为尘。

一枝千叶拥黄云。

花工可是多情思,梦逐凌波问洛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1:11

原文展示

鹧鸪天 赋鲍家黄
作者: 王恽 〔元代〕

何处人间淑景新。
刘家池馆鲍家春。
后庭花唱空琼树,
曲水宫妆见丽人。
金作粉,麝为尘。
一枝千叶拥黄云。
花工可是多情思,
梦逐凌波问洛神。


白话文翻译

在何处的人间会有这样美好的景色呢?
刘家的池馆正值鲍家的春天。
后庭的花儿在空中的琼树下歌唱,
曲水边的宫妆映出丽人的身影。
金粉如同尘埃,麝香弥漫四散。
一枝千叶的花朵簇拥着黄云。
花工是否也有多情的思绪,
梦中随波逐流去问洛神。


注释

逐句解释

  1. 何处人间淑景新:何处的人间有如此美丽的景色呢?“淑景”指美好的景色。
  2. 刘家池馆鲍家春:刘家名下的池馆正值鲍家春光明媚之时。
  3. 后庭花唱空琼树:后庭的花在空中琼树下唱歌。琼树指的是美丽的树木。
  4. 曲水宫妆见丽人:曲水旁的宫妆显现出美丽的女子。这里的“宫妆”指装饰华丽的女子。
  5. 金作粉,麝为尘:金粉似尘埃,麝香弥漫。形容华丽与芬芳的气息。
  6. 一枝千叶拥黄云:一枝花朵像千叶一样簇拥着黄云。形容花朵繁茂的景象。
  7. 花工可是多情思:花的工匠是否也有多情的思绪?
  8. 梦逐凌波问洛神:梦中随波逐流去问洛神。洛神是古代神话中的美丽女子,象征着爱情与美。

典故解析

  • 洛神:出自《洛神赋》,描述洛神的美丽和优雅,象征着理想的爱情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恽,元代诗人,以工整清丽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他的诗歌常融合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景象,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文人对山水田园的向往与追求,社会环境下人们崇尚优雅、追求美好生活的情绪在此诗中得以体现。


诗歌鉴赏

《鹧鸪天 赋鲍家黄》描绘了一个春光明媚的场景,充满了生机和美感。诗的开头“何处人间淑景新”直接引入主题,设定了诗的氛围,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向往。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刘家和鲍家之间的春天景象,展现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后庭花与琼树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清雅的意境,像是描画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

在“金作粉,麝为尘”的描写中,诗人运用丰富的感官词汇,增强了视觉与嗅觉的效果,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个美丽的场景中。最后,诗中提到的“梦逐凌波问洛神”,更抒发了诗人对理想美好爱情的追求与思索,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体现了元代诗歌清新脱俗的特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处人间淑景新:抒发对美景的赞美与追寻。
  2. 刘家池馆鲍家春:描绘具体的春天场景,展现人文景观。
  3. 后庭花唱空琼树: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结合,描绘生动场景。
  4. 曲水宫妆见丽人:引入人物,增添诗意。
  5. 金作粉,麝为尘:强调华丽与芬芳,形象而生动。
  6. 一枝千叶拥黄云:景象的繁茂与生动,象征着生命的力量。
  7. 花工可是多情思:引发对工匠情感的思考,扩展主题。
  8. 梦逐凌波问洛神:表达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和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作粉,麝为尘”,形象地描绘了华丽的生活。
  • 对仗:整首诗在对仗上运用自如,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如“花唱”,让自然物象富有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赞美,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后庭花: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美丽。
  2. 琼树:代表着美好、珍贵的事物,增添了诗的华丽感。
  3. 曲水:象征柔美与流动的生命。
  4. 洛神:象征着理想中的爱情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何处人间淑景新”是指什么?

    • A. 美好的景色
    • B. 人间的繁华
    • C. 诗人的思绪
  2. “金作粉,麝为尘”中的“金作粉”指代什么?

    • A. 物质的金钱
    • B. 华丽的装饰
    • C. 财富的象征
  3. 洛神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自然
    • B. 理想的爱情
    • C. 美食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王恽的《鹧鸪天 赋鲍家黄》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均有春天的主题,但王恽更注重描绘细腻的自然美,而苏轼则结合了豪情与壮志,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王恽生平与作品研究》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鹧鸪天 赋鲍家黄》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偈颂十五首 偈颂十五首 偈颂十五首 偈颂十五首 偈颂十五首 偈颂十五首 偈颂十五首 偈二首 偈二首 释奠应令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行旐 神郁气悴 幺字旁的字 雁断鱼沉 包含揎的成语 进壤广地 钗燕 疾痛惨怛 笔姿儿 威风扫地 羽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玄字旁的字 包含鹅的词语有哪些 绵里薄材 休开头的成语 倒八字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