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0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06:41
孤峰天半,是何人题句,数行劖壁。幸有兰成戡共语,仿佛韩陵之石。甲子何年,山灵不老,重向榛丛辟。登临难问,黯然天水沉碧。不信百字流传,仙岩遥峙,著东山屐。江上飞云邻咫尺,时去时来连峄。猿鹤招邀,龙蛇珍护,多少沧桑迹。吟边风色,万松声振长笛。
孤零的山峰高耸入云,谁曾在这里题写过诗句,只有几行字刻在悬崖上。幸好兰成戡与我共语,让我仿佛看见了韩陵的石刻。多少个甲子过去,山中的灵气依旧不减,重回那满是榛草的山丛。登上高峰难以询问,心中黯然,天水映照着沉沉的碧色。谁还相信那些百字的流传,仙岩遥远高耸,留下了东山的足迹。江边的飞云近在咫尺,时而来时而去,连绵不断。猿猴和仙鹤相互招呼,龙与蛇在此珍重守护,多少沧桑的痕迹在此留下。吟唱着风的色彩,万松的声音如长笛般悠扬。
梅冷生,近代诗人,其作品多涉及自然、哲学及人生感悟。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体会和对人生的思索。
该诗作于梅冷生游览和平阳灵峰时,受自然景观的启发,表达了对山水的敬畏与思考,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感悟。
这首《百字令·和平阳灵峰摩崖词,寄刘次饶》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梅冷生对自然山水的细腻感受和对人文历史的深切思索。诗中描绘的孤峰和劖壁,借助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又高远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不仅仅是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更是对人类文化符号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兰成戡共语”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也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同时,诗中多次提到的“山灵”与“仙岩”,则引发了人们对自然灵性的感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敬畏。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既有自然的描写,也有哲理的思考,形成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境。通过“黯然天水沉碧”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的描绘与对人文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中提到的“劖壁”指的是什么?
A. 高山
B. 悬崖
C. 河流
D. 林间
“山灵不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时间的感慨
B. 对自然的崇敬
C. 对友谊的重视
D. 对历史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兰成戡”可能是指?
A. 诗人
B. 友人
C. 神灵
D.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