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百字令 其一 题邵蓉江先生诗集

《百字令 其一 题邵蓉江先生诗集》

时间: 2025-05-06 19:03:39

诗句

萧疏风雅,是贤推孟母,功成课读。

意气能超千载上,往哲依依心目。

花管频挥,赏音人少,独奏阳春曲。

布衣不朽,斯文第一清福。

几番凭吊登临,悲凉慷慨,眼界空流俗。

参透繁华尘梦绝,只合偕松友菊。

客馆耽书,家山占月,得句清霏玉。

怀才甘隐,白云原傍幽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03:39

原文展示:

萧疏风雅,是贤推孟母,功成课读。意气能超千载上,往哲依依心目。花管频挥,赏音人少,独奏阳春曲。布衣不朽,斯文第一清福。几番凭吊登临,悲凉慷慨,眼界空流俗。参透繁华尘梦绝,只合偕松友菊。客馆耽书,家山占月,得句清霏玉。怀才甘隐,白云原傍幽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风雅生活的向往,提到贤良淑德的孟母,强调了读书成才的重要。作者的豪情能够超越千年,古人的智慧在心中萦绕。诗人频频弹奏乐曲,但欣赏的人少,只有独自演奏那阳春白雪的曲调。身为布衣的他,追求的不朽与清福,认为斯文才是最珍贵的。几次登高凭吊,感慨悲凉,看到的却是世俗的空虚。洞悉繁华与尘世的虚幻,宁愿与松友菊共度清闲时光。在客舍中沉迷于书本,家乡的明月照耀,写下清新如玉的佳句。隐居于山谷,甘愿与白云相伴。

注释:

  • 萧疏风雅: 形容清幽、雅致的风景或氛围。
  • 贤推孟母: 提到孟母三迁的故事,强调教育和环境对人的重要性。
  • 阳春曲: 古代乐曲名,象征高雅纯净的音乐。
  • 布衣: 指平民百姓,强调不追求名利的生活态度。
  • 清福: 意指清静而幸福的生活。
  • 凭吊: 指凭栏眺望或缅怀故人。
  • 空流俗: 形容眼界局限于世俗,感到空虚无聊。
  • 松友菊: 以松和菊作友,象征高洁的情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琏,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作常体现出对儒家文化的推崇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知识分子面临着名利的诱惑与个人理想的冲突。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繁华尘世的厌倦与对清净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丽的语言和优雅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在诗中,熊琏通过对孟母的赞美引入读书的重要性,强调教育对个人成才的影响。接着,他以“意气能超千载上”描绘出自己的豪情壮志,表明对古人智慧的敬仰和追随。

诗中反复出现的音乐意象,如“花管频挥”、“独奏阳春曲”,体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坚持艺术创作的决心,尽管欣赏者寥寥,但他依然甘愿奉献。后半部分的意象转变为内心的思考,诗人通过“几番凭吊登临”,感慨世俗的空虚与繁华的短暂,表达出一种对尘世的无奈和对自然的向往。

整个诗篇通过清新脱俗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最后以“怀才甘隐,白云原傍幽谷”点题,传达出一种高洁的情操与淡泊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萧疏风雅: 描述环境清幽,风格高雅,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是贤推孟母,功成课读: 提到贤良淑德的孟母,强调读书成才的重要性。
  3. 意气能超千载上: 表达诗人志向高远,能够超越历史的局限。
  4. 往哲依依心目: 古代贤哲的思想在心中萦绕,影响深刻。
  5. 花管频挥: 频繁地演奏乐曲,表达诗人对艺术的热爱。
  6. 赏音人少,独奏阳春曲: 虽然欣赏的人少,诗人仍然独自演奏高雅的乐曲。
  7. 布衣不朽: 身为平民的诗人,追求内心的不朽。
  8. 斯文第一清福: 认为文化修养才是最珍贵的幸福。
  9. 几番凭吊登临: 多次登高怀古,表达对过往的感慨。
  10. 悲凉慷慨,眼界空流俗: 体验到的悲凉与世俗的空虚。
  11. 参透繁华尘梦绝: 洞悉繁华与虚幻,绝不执着于世俗。
  12. 只合偕松友菊: 宁愿与松树、菊花为伴,享受清闲生活。
  13. 客馆耽书,家山占月: 在客舍中沉迷于书本,家乡的明月照耀。
  14. 得句清霏玉: 写下如清霏玉般的优美句子。
  15. 怀才甘隐,白云原傍幽谷: 愿意隐居于山谷,与白云为伴。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清新如玉的句子比喻为“清霏玉”,表现出诗句的优美和清澈。
  • 对仗: 如“客馆耽书,家山占月”,上下句形式相似,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松友菊”赋予植物以友谊的情感,表达诗人对自然的依恋。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强调教育和文化的重要性,并对世俗的繁华感到厌倦,选择隐逸与自然为伴,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与淡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雅: 代表高雅的生活方式,象征着理想的文化追求。
  • 孟母: 代表贤良淑德,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 阳春曲: 象征高雅的艺术追求。
  • 布衣: 象征平民百姓,强调对物质名利的淡泊。
  • 松、菊: 代表高洁的友谊和隐逸生活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贤母是谁? A. 孟母
    B. 荀子
    C. 孟子

  2. 诗人对世俗的看法是: A. 积极向上
    B. 感到空虚
    C. 忘却烦恼

  3. 作者愿意与哪种植物为伴? A. 桃花
    B. 玫瑰
    C. 松、菊

答案:

  1. A. 孟母
  2. B. 感到空虚
  3. C. 松、菊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 同样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人生的感慨,但更加强调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社会的关注。
  • 陶渊明《桃花源记》: 描述隐逸生活的理想,强调对自然的依恋,体现出与熊琏相似的思想。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熊琏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选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元日女道士受箓 答王建秘书 子规(一作项斯诗) 黎阳寄姚合 盐池院观鹿 送朱兵曹回越 过京索先生坟 积雪 送空公往金州 酬姚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肌肉玉雪 交密 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砖坯 都铎王朝 音字旁的字 船到江心补漏迟 塞井夷灶 逶纡 地物 艮字旁的字 高字旁的字 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反文旁的字 甘冒虎口 牛字旁的字 捩手覆羹 包含献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