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1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13:25
读史有感
作者: 陆游 〔宋代〕
英雄自古埋秋草,
世上儿童共笑狂。
射贼曾飞白羽箭,
闭门空枕绿沉枪。
隆中高卧人千载,
易水悲歌泪数行。
读尽青编窗日晚,一尊聊复吊兴亡。
自古以来,英雄人物往往被埋没在秋草之中,但世间的儿童却无知地笑着。
曾经射贼的豪杰,手中白羽箭飞出;而如今却只是在家中孤枕空眠,沉重的枪械无人问津。
隆中高卧的诸葛亮,千年之后仍留人间;易水边的悲歌,泪水已经流淌了几行。
我在黄昏时分读尽了书本,举杯独自为那些兴亡而感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生活在战乱时期。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饱含激情,常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读史有感》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深刻见解和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感慨,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展现了陆游对英雄命运的思考。他从“英雄自古埋秋草”开始,借古论今,感叹历史长河中很多英雄都被遗忘,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接着,诗中提到射贼的白羽箭,寓意着曾有英雄气概,却在现实中被封闭无声,显得悲凉与无奈。
“隆中高卧”与“易水悲歌”则引入了历史典故,强调了英雄的悲壮与无奈。诸葛亮和荆轲的形象在这里被重塑,成为历史长河中令人敬仰但又无奈的存在。最后,陆游以“读尽青编窗日晚”结束,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沉思与感伤,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令人感受到诗人心中的悲愤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陆游对历史的深刻感悟,表达了对英雄命运的惋惜以及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呼唤人们关注历史、铭记英雄。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哪个英雄在隆中高卧?
“英雄自古埋秋草”中“秋草”象征什么?
诗中“闭门空枕绿沉枪”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读史有感》与王昌龄的《出塞》均表现了对英雄的思考与国家命运的忧虑,但陆游更侧重于历史的反思,而王昌龄则更突出对边关的关切与豪情。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均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邃理解。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