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杜大卿浒第一百三十二

《杜大卿浒第一百三十二》

时间: 2025-05-10 09:29:27

诗句

昔没贼中时,中夜问道归。

辛苦救衰朽,微尔人尽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29:27

原文展示:

昔没贼中时,中夜问道归。辛苦救衰朽,微尔人尽非。

白话文翻译:

在过去的贼寇猖獗的年代,我曾在深夜中询问归路。为了拯救衰败的国家,付出了许多辛苦,然而我的微薄之力却无人知晓。

注释:

  • :过去、从前。
  • 没贼中时:指的是贼寇横行的时期。
  • 中夜:深夜,夜深人静时。
  • 问道归:询问返回的道路。
  • 辛苦:辛劳付出。
  • 救衰朽:拯救已经衰败的事物。
  • 微尔:微薄的力量。
  • 人尽非:人们都不愿意承认或知道。

典故解析:

“贼中时”可能指的是宋朝灭亡前的动荡时期,文天祥作为一位忠臣,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诗中提到的“救衰朽”体现了他对国家落魄的痛心,以及他不屈服于外敌的决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廷燮,号孟氏,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宋元之际的动荡中,展现出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对国家的忠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被外敌侵占,社会动荡不安。文天祥作为忠臣,深感国家的衰败和人民的苦难,因而创作此诗表达自己的心声和对国家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文天祥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他作为一个忠臣的责任感。通过“昔没贼中时”的开头,诗人勾勒出一幅动荡不安的历史画卷,展现了那个时代的艰苦与不易。接下来的“中夜问道归”,表达了他在逆境中苦苦寻求出路的无奈与渴望。最后两句“辛苦救衰朽,微尔人尽非”,则深刻揭示了他心中对国家的忧虑和对自身力量的谦卑,尽管他付出了辛勤的努力,然而在大势所趋面前,个人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更是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文天祥作为一位忠臣的悲壮与无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昔没贼中时”:引入过去的历史背景,暗示国家的动荡。
    • “中夜问道归”:表现诗人在黑暗中寻求方向,隐喻对未来的迷茫。
    • “辛苦救衰朽”:强调他为国家付出的努力与代价。
    • “微尔人尽非”:表达对自己力量的自谦与对人们冷漠的失望。
  •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与次句形成对仗,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救国的努力比作“辛苦”,体现艰辛。
    • 拟人:通过“衰朽”表现国家的无力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文天祥对国家衰败的深切关怀,以及他作为忠臣面对外敌的无奈与悲壮,展现了忠诚与责任的主题。

意象分析:

  • :象征外敌的侵扰。
  • 中夜:暗示绝望与迷茫的时刻。
  • 衰朽:代表国家的衰败与无力。
  • 微尔:象征个人力量的渺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贼”指的是哪个时期的敌人?

    • A. 唐朝的敌人
    • B. 宋朝的敌人
    • C. 元朝的敌人
    • D. 明朝的敌人
  2. 诗中“辛苦救衰朽”意指什么?

    • A. 个人努力
    • B. 国家昌盛
    • C. 朋友相助
    • D. 祖国的未来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和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两首诗都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但文天祥更着重于个人的责任感,而陆游则更显忧国忧民的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文天祥全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三 书堂 子别母呈所翁陈先生 题杨氏隐居 赋得为我弹鸣琴诗 从军行 次韵胡兄 上昭陵 寓京感事五首 其四 三月晦日舟阻靳家浅不行时同部三十余舟 赴榕树湾避暑道中口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兰姿蕙质 包含蒜的词语有哪些 换个儿 燕麦兔葵 豸字旁的字 应对如流 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书空咄咄 言无二价 焚杅 旡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量出制入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臼字旁的字 自讨没趣 几字旁的字 芒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