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太白山中吊二公子四首 其四

《太白山中吊二公子四首 其四》

时间: 2025-04-27 12:05:37

诗句

吁嗟桑海间,志士竞沈冥。

荒山万招提,殊不少骆丞。

年运与俱往,谁为留名称。

我来过凤溪,云外闻兰馨。

将无二公子,魂魄所式凭。

独怜采风者,谷音久飘零。

我诗虽不工,聊足补献徵。

击碎竹如意,空中声登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05:37

原文展示

吁嗟桑海间,志士竞沈冥。
荒山万招提,殊不少骆丞。
年运与俱往,谁为留名称。
我来过凤溪,云外闻兰馨。
将无二公子,魂魄所式凭。
独怜采风者,谷音久飘零。
我诗虽不工,聊足补献徵。
击碎竹如意,空中声登登。

白话文翻译

唉,在这桑海之间,志士们都沉沦在黑暗中。
荒山上万千的招提,竟然也不比骆丞少。
时运随同岁月一起流逝,谁能留下名声呢?
我曾经经过凤溪,听到云外传来的兰花香。
难道没有二公子的魂魄在此寄托吗?
我独自怜惜那些采风的人,谷中的音响早已飘零。
我的诗虽不精致,勉强也算是对前辈的补偿。
敲碎竹子的如意,空中发出声声的回响。

注释

  • 桑海:指广阔的桑树和海洋,比喻无边无际的环境。
  • 沈冥:意指沉沦和迷茫。
  • 招提:佛教用语,表示寺庙中的招提。
  • 骆丞:骆宾王,唐代诗人,以其才华而著称。
  • 凤溪:指凤溪这一地名,象征美好的地方。
  • 兰馨:兰花的香气,寓意高雅之气。
  • 二公子:指二位英俊的公子,可能暗指历史上的某些名人。
  • 谷音:山谷中的声音,象征自然的回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全祖望(1640年-1710年),字君奕,号石谿,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表现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全祖望生活在清代初期,国家刚刚经历了明清交替的动荡时期,社会动荡、英雄埋没的时代背景深深影响了诗人的创作。在此背景下,他的诗歌往往表现出对志士的惋惜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采用了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时代英雄的惋惜与对美好自然的向往。诗中,诗人通过对“桑海”与“荒山”的描写,传达出志士们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迷茫。前两句以感叹开头,直接点明了主题,表现出对志士沉沦的哀叹。

而后几句则通过对“凤溪”和“兰馨”的描写,转而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与怀念。这里的“兰馨”不仅是美的象征,也可能寓意着诗人对理想和志向的追求。最后,诗人自言“我诗虽不工”,却又以“补献徵”自谦,表现出一种谦卑之心。整首诗在情感上由沉痛转为淡淡的忧伤,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吁嗟桑海间:感叹在广阔的桑海间,志士们的努力似乎都化为乌有。
    2. 志士竞沈冥:志士们在时代的洪流中迷失,无法自拔。
    3. 荒山万招提:荒山上空无一人,甚至连招提的数量都不多。
    4. 殊不少骆丞:即使有招提,也比不上骆宾王的才华。
    5. 年运与俱往:时光流逝,年运已随之而去。
    6. 谁为留名称:在历史长河中,谁能留下自己的名声?
    7. 我来过凤溪:诗人回忆自己曾到过凤溪。
    8. 云外闻兰馨:在云之外闻到了兰花的香气。
    9. 将无二公子:是否还有二公子的魂魄寄托于此?
    10. 独怜采风者:唯独怜惜那些在山谷中采风的人。
    11. 谷音久飘零:山谷中的音响已经变得遥远。
    12. 我诗虽不工:我的诗作虽不精致。
    13. 聊足补献徵:但也算是对前辈的补偿。
    14. 击碎竹如意:敲碎竹子,发出清脆的声音。
    15. 空中声登登:空中回荡着声声响亮的回声。
  • 修辞手法

    1. 比喻:用“桑海”比喻广阔的环境。
    2. 拟人:将“年运”具象化,表现出时光的流逝。
    3.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惋惜以及对自然美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在时代洪流中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 桑海:象征广阔的环境,暗示着志士的无奈。
  • 荒山:表现出荒凉与失落的情感。
  • 凤溪:代表美好的自然,象征希望与理想。
  • 兰馨:象征纯洁与高雅。
  • 二公子:暗指历史上的英才,寓意对才华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骆丞”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骆宾王
    • C. 杜甫
    • D. 王之涣
  2. 诗人对自己诗作的评价是:

    • A. 精致
    • B. 不工
    • C. 高超
    • D. 杰出
  3. “云外闻兰馨”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名声
    • B. 自然
    • C. 友情
    • D. 财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展现出相似的孤独与渴望。

参考资料

  • 《全祖望诗集》
  • 《清代诗人全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题高寄泉孝廉柳桥晴絮图 其七 题高寄泉孝廉柳桥晴絮图 其六 题高寄泉孝廉柳桥晴絮图 其五 题高寄泉孝廉柳桥晴絮图 其四 题高寄泉孝廉柳桥晴絮图 其三 题高寄泉孝廉柳桥晴絮图 其二 题高寄泉孝廉柳桥晴絮图 其一 游西山却忆贤首书舍次乐寅韵 次淮上寄乐寅 乐寅还西山后雨弥日寄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森索 东墅 引绳削墨 鼎字旁的字 包含跳的词语有哪些 起役 富贵逼人来 卓有成效 飠字旁的字 积于忽微 欲开头的成语 匕字旁的字 艮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报怨雪耻 杯影蛇弓 告化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