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1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12:58
闻雁二首 其二
作者: 弘历 〔清代〕
徘徊欲下犹嫌冻,
来往无端总识春。
试听嗷然惟益戚,
江乡眷彼被灾民。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徘徊在空中的大雁,似乎在犹豫着要不要降落,因担心寒冷的天气。它来来往往,似乎是为春天而来。听到它的叫声,心中不免感到更加忧伤,江边的乡民还在承受着灾难的苦痛。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提到的“雁”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归乡、思念或离别的情感,反映了人们对故乡的牵挂。
作者介绍:弘历,即清代乾隆皇帝,生于1711年,卒于1799年。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还以文学造诣著称,尤其擅长诗词创作。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民众的苦难。诗中提到的灾民,可能是指因天灾人祸而受苦的人们,表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切。
《闻雁二首 其二》以大雁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前两句描绘了雁的犹豫与冬季的寒冷,暗示着生命的无奈和自然的严酷。大雁在空中徘徊,似乎是在思考何去何从,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观察,也隐喻了人的处境。
后两句则引入了人间的苦痛,听到雁鸣,诗人感到更加悲伤,特别是对于江边那些遭受灾难的百姓,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诗中通过大雁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和对人间苦难的惋惜,情感深邃而真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体表达了对自然和人间苦难的思考,以及对春天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关心民生的情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大雁”象征什么?
“徘徊欲下犹嫌冻”中“大雁”表现出怎样的情感?
答案:1. D 2.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