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2:3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2:30:35
梦稳何愁行路难,
时危转觉醉乡安。
蔫昙岂与花争色,
轻絮偏同雪比寒。
情落莫,态阑珊。
明珠早似泪珠残。
牵萝补屋年来惯,
不向西风怨袖单。
在梦中安稳,何必担心前行的艰难?
在危急的时刻,反而感到醉酒般的安宁。
枯萎的昙花怎能与花朵争艳?
轻柔的絮状物偏偏要与雪花相较寒冷。
情感已落,不必惋惜那失落的情态。
明珠早已如泪珠般残缺。
牵着藤萝修补屋子已是习惯,
不向西风哀怨衣袖的单薄。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丁宁,近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上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作者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美好过往的追忆。
这首《鹧鸪天 得髯公书感赋》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开篇的“梦稳何愁行路难”传达出一种对现实困境的超然,似乎在梦中获得了片刻的安宁。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又揭示了现实的严酷与内心的孤独。通过对昙花、轻絮等意象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在“情落莫,态阑珊”中,诗人对情感的失落表达得淋漓尽致,似乎在诉说着对过往美好的怀念与无奈。
整首诗语言简练却意蕴深厚,情感真挚且细腻,诗人在对比中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结尾的“牵萝补屋年来惯,不向西风怨袖单”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现实的接受与无奈,表现出一种淡淡的伤感与坚韧的生活态度。整体而言,诗作在细腻的情感流露与对生活的哲理思考中,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脆弱,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接受与坚韧精神,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梦稳何愁行路难”表达了什么情感?
“蔫昙岂与花争色”中“蔫昙”所象征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不向西风怨袖单”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