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丫头岩

《过丫头岩》

时间: 2025-08-07 07:53:22

诗句

告老身心日互催,又将乌帽点黄埃。

丫头岩下来仍往,四十三年十二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07:53:22

过丫头岩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告老身心日互催,又将乌帽点黄埃。
丫头岩下来仍往,四十三年十二回。

白话文翻译:

老年的身体和心情日渐衰老,又要把黑色的帽子点上尘埃。
从丫头岩下来后又再上去,四十三年来已经经历了十二次。

注释:

  • 告老: 指年老体衰。
  • 乌帽: 黑色的帽子,古时士人常戴。
  • 点黄埃: 意指帽子上沾满了尘土,象征年岁增长所带来的沧桑。
  • 丫头岩: 指的是一个地点,可能是诗人常去游玩的地方。
  • 四十三年十二回: 诗人强调自己在此地游历的次数及岁月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山水诗和咏物诗闻名。他的作品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常常反映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反映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自己游历经历的回忆,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过丫头岩》通过简单的几句,勾勒出诗人晚年的感受,展现他对岁月的感慨和对游历的怀念。诗中“告老身心日互催”一句,直白地表达了作者对衰老的无奈与惆怅,通过“乌帽点黄埃”描绘出岁月在身上留下的痕迹,帽子沾满尘土象征着漫长岁月的积累。

接着“丫头岩下来仍往”,诗人以此表达自己虽然年岁已高,但仍旧保持游玩的热情,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四十三年十二回”则是对自己游历生涯的总结,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也是对生命旅程的回顾。整体来看,诗歌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虽然时光荏苒,但诗人依然保持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告老身心日互催: 表达了诗人对衰老的感慨,身体和心灵都在提醒他岁月的流逝。
    2. 又将乌帽点黄埃: 描绘了岁月的痕迹,象征着生活的沉重与沧桑。
    3. 丫头岩下来仍往: 诗人虽然年老,仍然向往自然,体现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4. 四十三年十二回: 总结自己的游历,反映出对人生经历的珍视。
  • 修辞手法:

    • 比喻: “乌帽点黄埃”用帽子沾土比喻岁月的沧桑。
    • 对仗: 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感慨时光流逝,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向往,体现出诗人尽管衰老,依然保持活力的精神面貌。

意象分析:

  • 丫头岩: 象征着自然与游历,代表了诗人心灵的寄托。
  • 乌帽与黄埃: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积累,表达了对生活痕迹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衰老的感受用哪一句表达?
    A. 告老身心日互催
    B. 丫头岩下来仍往
    C. 四十三年十二回

  2. 诗中提到的“乌帽”象征什么?
    A. 年轻
    B. 经验与沧桑
    C. 自然风光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反映了作者的衰老与对时间的感慨。
  • 《静夜思》 李白: 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哲学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过丫头岩》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题材上都涉及自然,但杨万里更多地表现了对个人经历的回忆,而王维则更注重描绘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杨万里诗文选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放言十首 陪师厚游百花洲盘礴范文正祠下道羊昙哭谢安 次韵刘景文登郑王台见思五首 效王仲至少监咏姚花用其韵四首 荆州即事药名诗八首 催公静碾茶 故僰道廖君画像赞 寄杜家父二首 题樊侯庙二首 寄怀蓝六在延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饕口馋舌 莺巢燕垒 刀字旁的字 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好问决疑 隙竨 下逐客令 奚若 大字旁的字 人字头的字 荆榛满目 窝风 营缘 斩删 歺字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