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0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08:27
风流子 京华
作者: 韩邦奇 〔明代〕
京华佳丽地。风光好难解故园思。
况洛苑云山,渭滨花柳,安排春色,日待人归。
金台下数声青燕语,几点白杨飞。
唤起庾愁,惊回楚梦,不须秋到,便想鲈鱼。
虚名和虚利,中何用苦苦为这栖迟。
那黄粱易熟,白驹难羁。
教旅魂无著,乡心如碎,昼长人远,且饮芳卮。
最是不堪消遣,午醉醒时。
京华是个美丽的地方,风光好得让人难以释怀对故乡的思念。
更何况洛苑的云山、渭滨的花柳,春色如安排,日子在等待着人们归来。
金台下传来几声青燕的鸣叫,几只白杨树在飞翔。
这唤起了我的愁苦,惊醒了我在楚地的梦,不必等到秋天,就令人想起鲈鱼了。
虚名和虚利,这些有什么必要苦苦追求这份滞留呢?
那黄粱梦容易成真,而白驹却难以留住。
让旅人的心无处寄托,乡愁如同破碎,白昼漫长人却远离,干脆喝一杯芳香的酒。
最是不堪消遣,午后醉醒之时。
作者介绍: 韩邦奇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他在诗歌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在京城的生活中,面对繁华的京华,心中却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他在繁华与孤独间的矛盾心理。
《风流子 京华》是一首充满了思乡情怀的诗。开篇即点出京华的美丽,作者用“佳丽地”和“风光好难解”之句,展现了他对京华的赞美。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这种情感在后面的“况洛苑云山,渭滨花柳”中愈发明显。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作者在美好与思乡之间构建了强烈的对比。
诗中多次提及自然意象,如“青燕”、“白杨”等,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也象征着希望与生机,然而在诗人的内心深处,却是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尤其是“唤起庾愁,惊回楚梦”,这两句将思乡与梦境结合,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状态。
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时,作者质疑虚名与虚利的价值,认为追求这些是无意义的,反映出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个人内心的探索。最后,随着“最是不堪消遣,午醉醒时”的沉重感,诗人似乎在无奈中选择了饮酒来麻醉自己的思绪,进一步加深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故乡的眷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虚名虚利的反思。通过描绘京华的美丽和自然景色,流露出对故乡的依恋和对人生意义的深思,形成了一种浓厚的思乡情感与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京华”指的是哪个城市?
A. 洛阳
B. 北京
C. 西安
D. 南京
诗中“唤起庾愁”提到的“庾”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庾信
D. 白居易
“黄粱易熟,白驹难羁”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思?
A. 生活简单
B. 人生短暂
C. 自由自在
D. 追求名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