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0:15
冒岚余浅雪,叠石构飞甍。
马自嘶风立,人因出隘争。
岩凹扪虎迹,天外走雷声。
登陟真称快,徒令怯者惊。
在云雾缭绕中,残雪依稀可见,
重重叠叠的石头上,飞阁高耸。
马儿在风中嘶鸣,人们因险道而争先恐后。
山岩的凹处可以摸到虎的足迹,
远处传来雷声,仿佛在天外回响。
攀登山峰的感觉真快意,
但只让那些怯懦的人感到惊恐。
徐书受,清代诗人,生于中国,擅长山水诗和边塞诗,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徐书受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南天门》是徐书受在一次登山旅途中创作的,描绘了他在攀登过程中所感受到的险峻与壮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的崇尚以及人们对挑战的渴望。
《南天门 其一》不仅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更是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性的思考。诗中开篇的“冒岚余浅雪”,以生动的画面展示了高山之巅的神秘与清新。接着,诗人用“叠石构飞甍”形象地描绘了山石的层叠与建筑的巍峨,营造出一种宏伟的视觉效果。
在描写中,诗人巧妙地将“马自嘶风立”和“人因出隘争”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矛盾。马的嘶鸣不仅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也暗示了在这险峻的环境中生存的挑战。而“岩凹扪虎迹”则引出一种潜在的危险,强调了自然的不可预测性与野性。
最后,诗人以“登陟真称快,徒令怯者惊”总结了自己在攀登过程中的快感与对胆怯者的反思,表达了面对挑战时的勇气和自信。因此,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丰富多彩,其内涵也深刻而富有哲理,激励着读者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该诗表达了诗人对巍峨高山的敬畏与热爱,反映了人类在面对自然时的勇气与胆怯,强调了面对挑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冒岚余浅雪”中的“岚”指的是什么?
诗中描述的“岩凹扪虎迹”意在表达什么?
“登陟真称快”中的“称快”意指什么?
《南天门》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描绘了高处的壮丽景色与对自然的感慨,但徐书受更加侧重于人对自然的挑战与反思,而王之涣则更强调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渺小。两首诗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