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18: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18:20
日离黄道十年昏,
敏手重开造化门。
火帝动炉销剑戟,
风师吹雨洗乾坤。
左牵犬马诚难测,
右袒簪缨最负恩。
丹笔不知谁定罪,
莫留遗迹怨神孙。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变幻的时空,十年间日月星辰的变迁让人感慨。作者似乎在感叹自然的力量和人事的无常。火神在熔炉中铸造武器,而风神则通过风雨洗净天地。左手牵着狗马,难以预知未来;右手则握着权贵的饰品,背负着深厚的恩情。最后,作者对命运感到迷茫,惋惜那些被遗忘的痕迹,不想留下怨恨在神明的后代身上。
韩偓,字景云,号天池,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后期有“诗宗”的美誉。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而受到后世推崇。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对时局的观察与思考之际,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和自然变化的深刻感悟。在唐朝中晚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忧虑与哲思。
《八月六日作四首 其一》以大自然的变迁为背景,表现了作者深邃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中通过“日离黄道”的描写引入时间的流逝,暗含着人生的无常。接着通过“火帝动炉”和“风师吹雨”两句,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神秘,似乎暗示着人类的命运总是受到外界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左手牵犬马,右手袒簪缨,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现出对社会地位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左侧的犬马象征着个人的自由与随性,而右侧的簪缨则象征着权力与责任,二者之间的矛盾引人深思。最后两句“丹笔不知谁定罪,莫留遗迹怨神孙”更是对命运的无奈感叹,诗人似乎在质问命运的公正与不公,表达了对神明的怨恨与无奈。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生的变幻,探讨了命运的无常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最终表达出一种对命运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中提到的“火帝”代表什么?
“左牵犬马,右袒簪缨”中,左手象征什么?
诗人在最后一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