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59:17
於穆素王,天纵将圣。
小用于鲁,振挈纲领。
莱兵面却,齐人退听。
三都隳奸,两观锄佞。
市无饰贾,朝无乱政。
少壮悉逊,道涂不竞。
曲阜大治,诸侯交儆。
女乐间之,可以出迸。
俟膰不至,于卫之境。
留不暖席,去复俄顷。
秘围于匡,幸释以甯。
归主蘧瑗,耻居次乘。
彷徨过宋,流离在郑。
{左鬼右隹}恶羽礼,木不留影。
立郭东门,累然谁省。
在陈徘徊,弗授寸柄。
河水洋洋,不渡者命。
蒲盟止兵,蔡惧设穽。
楚尼书社,彼哉谗胜。
辙环靡归,不容何病。
十有四年,鲁复来聘。
亦莫果用,六经是订。
易系礼编,诗删书定。
私淑三千,弦歌雩咏。
维持太极,与天地并。
贤於尧舜,功用之盛。
专飨南面,此感彼应。
笾豆牲牢,庭燎辉映。
万有千载,垂于祀令。
承祭儒绅,孰取不敬。
何以事之,存心养性。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9:17
乙卯仲春丁奠毕作王颂一首呈承祭之王颂曰
於穆素王,天纵将圣。小用于鲁,振挈纲领。
莱兵面却,齐人退听。三都隳奸,两观锄佞。
市无饰贾,朝无乱政。少壮悉逊,道涂不竞。
曲阜大治,诸侯交儆。女乐间之,可以出迸。
俟膰不至,于卫之境。留不暖席,去复俄顷。
秘围于匡,幸释以甯。归主蘧瑗,耻居次乘。
彷徨过宋,流离在郑。左鬼右隹恶羽礼,木不留影。
立郭东门,累然谁省。在陈徘徊,弗授寸柄。
河水洋洋,不渡者命。蒲盟止兵,蔡惧设穽。
楚尼书社,彼哉谗胜。辙环靡归,不容何病。
十有四年,鲁复来聘。亦莫果用,六经是订。
易系礼编,诗删书定。私淑三千,弦歌雩咏。
维持太极,与天地并。贤於尧舜,功用之盛。
专飨南面,此感彼应。笾豆牲牢,庭燎辉映。
万有千载,垂于祀令。承祭儒绅,孰取不敬。
何以事之,存心养性。
在这首诗中,作者赞颂了古代圣王的德治,强调了礼乐和正直的治理。诗中提到,古王以小国为例,制定了纲领,振兴国家。面对敌人,齐国的士兵被打退,三都的奸臣被铲除,朝廷清明,没有贪官污吏,年轻人都愿意谦逊,民道不争。曲阜的治理有序,诸侯们互相警惕。女子乐师的音乐可以在祭典中奏响。诗中还提到古代礼仪的重要性,强调维持道德和礼节的重要性。通过对传统的尊重和对德行的实践,最终实现了与天地间的和谐。
赵汝腾,字子渊,号石山,北宋时期文学家,以诗词闻名。其作品多描绘古代圣贤之风,强调礼乐与德治。
这首诗作于仲春,正值祭祀之际,作者借助祭典表达对古代圣王的敬仰和对当下政治的思考,反映了对礼乐文化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圣王的赞美,展现了理想的治国理念,强调了德行与礼乐的结合。诗中使用了许多典故和隐喻,描绘了一个清明的社会状态,诸侯之间互相警惕,民众安居乐业,展现了理想中“治国平天下”的美好图景。
诗人在描写古王治理的过程中,不仅传达了对古代道德风尚的追慕,也反映了对现实政治的深刻关怀。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诗人意在唤醒当代人的政治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强调礼乐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
整首诗强调了德治与礼乐文化的重要性,批判了现时的政治腐败,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素王”指的是哪种类型的统治者?
诗中强调的治理理念主要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曲阜”代表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