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出野观农二首

《出野观农二首》

时间: 2025-05-10 07:04:52

诗句

炊饢中林烟火迟,劝农官吏驻春旗。

蓬蒿意盛阳膏动,正是陈根可拔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04:52

原文展示:

出野观农二首 宋祁 〔宋代〕 炊饢中林烟火迟,劝农官吏驻春旗。蓬蒿意盛阳膏动,正是陈根可拔时。

白话文翻译:

在林中炊烟缓缓升起,劝农的官吏停驻着春天的旗帜。蓬蒿茂盛,阳光滋润,正是拔除陈旧根系的好时机。

注释:

  • 炊饢:指炊烟。
  • 中林:林中。
  • 烟火迟:炊烟缓缓升起。
  • 劝农官吏:指负责劝勉农民耕作的官员。
  • 驻春旗:停驻着象征春天的旗帜。
  • 蓬蒿:一种野草,这里指野草茂盛。
  • 阳膏动:阳光滋润。
  • 陈根可拔时:指拔除旧根的好时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反映了宋代官员劝农的场景,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农业的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巡视农田时看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农业生产的关心和对春天农事活动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林中炊烟、劝农官吏和蓬蒿茂盛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农事的繁忙。诗中“炊饢中林烟火迟”一句,以炊烟缓缓升起形容早晨的宁静,而“劝农官吏驻春旗”则点明了官员劝农的职责。最后两句“蓬蒿意盛阳膏动,正是陈根可拔时”,既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又暗示了农事的重要性和时机的恰当。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炊饢中林烟火迟”:描绘了林中早晨的宁静,炊烟缓缓升起,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 “劝农官吏驻春旗”:点明了官员的职责,他们停驻着春天的旗帜,劝勉农民耕作。
  • “蓬蒿意盛阳膏动”:描绘了春天的生机,蓬蒿茂盛,阳光滋润,万物生长。
  • “正是陈根可拔时”:暗示了农事的重要性和时机的恰当,现在是拔除旧根、准备新耕的好时机。

修辞手法:

  • 比喻:“炊饢中林烟火迟”中的“烟火迟”比喻炊烟缓缓升起,形象生动。
  • 拟人:“蓬蒿意盛阳膏动”中的“意盛”赋予蓬蒿以人的情感,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春天的农事活动,表达了作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炊烟、春旗、蓬蒿、阳光。
  • 解释:炊烟象征早晨的宁静,春旗象征官员的职责,蓬蒿象征春天的生机,阳光象征滋润和生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炊饢中林烟火迟”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早晨的宁静 B. 夜晚的繁忙 C. 中午的热闹 D. 傍晚的宁静 答案:A

  2. “劝农官吏驻春旗”中的“春旗”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官员的职责 C. 农民的希望 D. 战争的信号 答案:B

  3. “蓬蒿意盛阳膏动”中的“阳膏动”指什么? A. 阳光强烈 B. 阳光滋润 C. 阳光温暖 D. 阳光明媚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中晚秋的宁静景象,与本诗的宁静氛围相似。
  • 杜甫《春望》:描绘春天的生机和战乱的对比,与本诗的春天生机相呼应。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本诗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但王维的诗更多表现了隐逸的情怀,而本诗则更多表现了农事的繁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杂咏一百首·田横 悼阿驹七首 送郑倅子善 竹湖李内翰哀诗二首 古宫词十首 次竹溪韵跋志仁工部柞木诗 落花怨十首 秋旱继以大风即事十首 杂咏一百首·曹娥 纵笔六言七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丁丁当当 隆情厚谊 孙辞 角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齲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通动 忝越 王公大人 虚造 贪大求洋 宝马香车 花姑娘 飞开头的成语 行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想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