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3:31
艰危尝尽鬓成丝,转觉繁华不可期。
几度哀歌仰天问,何如还我未生时。
经历艰难困苦,头发已变白,反而觉得繁华的日子再也无法期待。几次唱着哀伤的歌曲仰望天空询问,何不让我回到未出生的时光呢?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常通过对“繁华”与“艰难”的对比来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中提到的“未生时”,可以理解为一种对纯真无忧时光的向往,反映了人们在经历了生活的风雨后,对过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
王若虚(约1160年-约1230年),金朝诗人,字与之,号静庵,山西人。王若虚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活,富有哲理性。
这首诗写于王若虚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与困苦,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再致故园述怀五绝 其五》是一首充满感伤与哲理的诗。诗人以“艰危”开篇,直接点明了自己所经历的苦难,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无奈与感慨。接着用“鬓成丝”描绘出时间的流逝与自身的衰老,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转觉繁华不可期”一语,表达了诗人对繁华生活的渴望与失落,似乎在说,经历了世事的风雨后,繁华已不再是理所当然的期盼。最后两句“几度哀歌仰天问,何如还我未生时”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发出对生活的质问,对往昔的追忆,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无奈与渴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生活的苦难时,内心深处的挣扎与对美好时光的追求。这种情感在当今依然具有共鸣,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感慨与对美好过往的怀念,展现了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王若虚的“艰危”指的是什么?
诗中“几度哀歌”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诗人希望回到什么样的时光?
答案:
与王若虚的诗作相比,李白在《将进酒》中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李白的态度更为豪放,强调把酒言欢,而王若虚则显得更加沉重与内敛,体现出不同的生活哲学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