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8:16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
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
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在秋天的并州路上,黄榆树的叶子纷纷落下,映衬着古老的关口。孤独的城池已经停止了角声,几名骑士正策马返回,猎取飞翔的雕。远处的帐篷临近水边,牛羊们也开始下山归来。征战的士兵正垂着泪水,云间烽火重燃,显示着战事的紧迫。
李宣远,唐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战乱时期,作品多描写边塞生活和战争的苦难,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此诗作于唐代,正值边疆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以并州路作为背景,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和士兵的苦楚。诗中描绘的秋日景象与征人泪水形成鲜明对比,提升了作品的情感深度。
《并州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描绘了一幅战乱时期的秋日边塞图景。开篇的“秋日并州路”以季节的变化引入,营造了清冷的氛围,黄榆的落叶则象征着生离死别的悲伤和时光的流逝。接下来的“孤城吹角罢”描绘出边塞的寂寞与孤独,似乎是战斗结束后的余音,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平静。
而“数骑射雕还”则转向一些生活的细节,骑士们的狩猎活动,虽然是生活的一部分,却也暗示了战争中的闲暇与逃避。接下来提到的“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描绘出归乡的景象,暗示着一种生机与和平的渴望。然而,最后一句“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则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征人的无奈,强烈的对比让整首诗的情感达到高潮。
李宣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战争的残酷与人们的生活交织在一起,赋予了这首诗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诗中蕴含的情感不仅仅是对战争的反思,更是对人性的深刻关怀,表现出士兵们在战乱中不得不面对的悲惨命运。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战争的深刻反思与对士兵命运的同情,表现了在战乱中人们的无奈与期盼和平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并州路”主要指哪个地区?
a) 长安
b) 并州
c) 洛阳
d) 成都
“孤城吹角罢”中的“角”指的是什么?
a) 号角
b) 角落
c) 角度
d) 角落的动物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无奈与悲伤
c) 平静
d) 惊讶
比较李宣远的《并州路》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描绘了边塞的景象,但李宣远更侧重于对战争的反思和士兵的情感,而王之涣则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象表现了壮志未酬的豪情。两者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