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2:34
《行路难(五首)》
——王廷陈 〔明代〕
四坐且莫喧,听我促节歌路难。
我今四十迫衰残,盛年一去何当还。
昔斥为遭绛灌怒,今来岂受金张怜。
泰山可移志不徙,寒烬从知无再然。
但愿长随击壤民,优游鼓腹歌尧年。
这首诗的意思是:大家请安静下来,听我唱一首关于人生艰难的歌。我如今已经四十岁,正值衰老,青春一去不复返。曾经被人斥责为遭受不公,今天又岂会得到他人的怜悯?泰山虽可移,但我的志向不会改变;即便是寒冷的余烬,也知道不会再燃烧。我只希望能跟随那些打着竹杖的老百姓,悠闲地唱着尧年之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廷陈是明代的诗人,他的诗风以豪放而著称,关注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王廷陈中年时期,正值人生的转折点,面对衰老的焦虑和对未来的迷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的关注。
《行路难(五首)》以其直白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艰难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开篇以“坐且莫喧”引入,表现出一种渴望被倾听的心情,接着通过对自己年龄的感叹,突显出时间的无情与个人的脆弱。诗中提到的“昔斥为遭绛灌怒,今来岂受金张怜”,不仅揭示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也反映了社会对个体的冷漠。泰山的比喻则强调了诗人坚定的志向与追求,即使在逆境中也不轻言放弃。结尾展现出一种对平民生活的向往,表达出对简单快乐的渴望,令人感受到人性中那份真诚与纯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思考与对平凡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志向与人性的光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盛年”指的是哪个阶段?
诗中“泰山可移”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行路难》强调个体在逆境中的斗争,而王廷陈的《行路难》则更多地反映出对平民生活的关怀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