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5:53
采桑子 其七
作者: 赵文漪
画楼春暖清明近,花弄娇妍。影倚雕阑。
一树夭桃斗日鲜。间关莺语惊芳梦,遥望天边。
细诉婵娟。不奈轻愁落翠钿。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美好景象。春日暖阳照耀着画楼,花儿在阳光下显得愈发娇艳。阳光的影子依偎在雕刻的栏杆上,一树桃花在阳光下争相争艳。间或传来黄莺的歌声,惊醒了沉醉在花香中的芳梦。我遥望着天边,轻声诉说着心中的思念,但无奈的是那轻愁却如翠钿般纷纷飘落。
赵文漪,生于20世纪,现为当代著名女诗人。她的诗歌多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见长,作品风格清新雅致,常常融入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采桑子 其七》创作于春季,正值清明时节,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内心的柔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情感的淡淡愁思。
这首《采桑子 其七》充分展现了赵文漪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细腻观察的能力。诗的开头描绘了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给人一种温暖而愉悦的感受。通过“画楼春暖清明近”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生机盎然的场景,仿佛能感受到春风的轻拂和花香的弥漫。
接下来的“影倚雕阑”一句,体现了诗人对环境细致入微的观察。雕刻精美的栏杆与春光交织,形成了美丽的画面,令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而“一树夭桃斗日鲜”则是诗中的高潮,桃花的娇艳与阳光的明媚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生命的勃发与朝气。
“间关莺语惊芳梦”一句,描绘了黄莺的歌声如清泉般流淌,惊醒了沉醉于梦中的女子。这不仅是对春天的描绘,更是对女性情感的细腻捕捉。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春天带来的不仅是自然景色的变化,还有心中情感的涌动。
最后一句“不奈轻愁落翠钿”则点明了诗的情感基调,轻愁如翠钿般轻盈,虽是愁绪,却又带着一种淡淡的美感,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奈的思念。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诗在美的外表下藏着深厚的情感内涵,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情感的思考,展现了一种在美丽中蕴含的淡淡忧愁。诗人通过春日的景象,反映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念,形成了美与愁的对比。
诗中提到的“清明”指的是哪个节气?
诗中提到的“夭桃”主要象征什么?
诗中的“轻愁”用来形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