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望水诗

《望水诗》

时间: 2025-05-07 15:57:55

诗句

刷鬓垂秋日。

登高观水长。

千涧无别源。

万壑共一广。

流驶巨石转。

湍回急沫上。

苕苕岭岸高。

照照寒洲爽。

东归难忖恻。

日逝谁与赏。

临川忆古事。

目孱千载想。

河伯自矜大。

海若沉渺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57:55

望水诗

原文展示

刷鬓垂秋日。登高观水长。千涧无别源。万壑共一广。流驶巨石转。湍回急沫上。苕苕岭岸高。照照寒洲爽。东归难忖恻。日逝谁与赏。临川忆古事。目孱千载想。河伯自矜大。海若沉渺莽。

白话文翻译

秋日的阳光洒在我的鬓发上,我登高望远,看到水流绵延不绝。千条小溪没有独立的源头,万条山谷却共用同一片辽阔。水流在巨石之间奔腾不息,急流涌起泡沫。高耸的山岭映衬着清冷的洲渚,令人心旷神怡。向东归去的路途难以捉摸,日子渐渐流逝,谁能与我一同欣赏呢?临川时常回忆起古老的往事,眼前一晃就是千年。河伯自以为伟大,海洋却显得无比渺小而广袤。

注释

  • 刷鬓:形容头发在风中轻轻垂落。
  • 千涧无别源:千条小溪没有独立的源头,强调水的来源是连绵不断的。
  • 万壑共一广:许多山谷共享同一片宽广的水域。
  • 流驶:流动的水。
  • 苕苕:形容水流轻柔。
  • 照照:形容光线明亮的样子。
  • 东归:向东返回,暗示归乡的思绪。
  • 河伯:古代传说中的河神,自以为伟大。

典故解析

  • 河伯:在古代神话中,河伯是河流的神灵,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伟大。
  • 临川:指的是在水边,代表一种宽广的视野和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鲍照,字明远,号少游,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婉约的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内心的情感,具有鲜明的个性。

创作背景:这首《望水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借助对水的描写,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深切思考。

诗歌鉴赏

《望水诗》以水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全诗通过对水流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流转不息的生命感,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开头的“刷鬓垂秋日”将读者带入一个秋日的画面,凉爽的气息中带着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通过“千涧无别源,万壑共一广”的对比,强调了水的连贯性与广阔性,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深邃的哲理。

在“东归难忖恻”中,诗人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与对过去的怀念,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对“河伯”与“海”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神秘与人类渺小的对比,引发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思考。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刷鬓垂秋日”:描绘了秋日的宁静与美丽,传达出一种清新感。
    • “登高观水长”:表达了诗人向往高处,俯瞰自然的愿望。
    • “千涧无别源”:强调自然的连贯性,水是生命的源泉。
    • “万壑共一广”:又一次强调水的广阔与无边。
    • “流驶巨石转”:描绘水流在巨石间奔腾的景象,展现自然的力量。
    • “湍回急沫上”:描写水流的急促与激烈,增强动感。
    • “苕苕岭岸高”:山岭高耸,水流轻柔,形成对比。
    • “照照寒洲爽”:水边的清爽感,令人心旷神怡。
    • “东归难忖恻”:表达归乡的困难与思念。
    • “日逝谁与赏”: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渴望有人共享美好时光。
    • “临川忆古事”:在水边回忆古老的事情,增强怀旧情绪。
    • “目孱千载想”:目光穿越千年,感叹历史的悠久。
    • “河伯自矜大”:河伯自以为伟大,强调自然的力量。
    • “海若沉渺莽”:海洋的广阔与不可测量,象征生命的无常与深邃。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千涧无别源,万壑共一广”,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联系,深化诗意。
    • 拟人:赋予河伯以人的情感,增加了作品的生动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水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展现出一种哲学的深邃。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无尽。
  • 高山:代表着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渺小。
  • 河伯:象征着自然的神秘力量,暗示人类对自然的敬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千涧无别源”表达了什么样的意象?

    • A. 水的广阔
    • B. 水的连贯性
    • C. 水的静谧
  2. “东归难忖恻”中的“忖恻”是什么意思?

    • A. 计算
    • B. 猜测
    • C. 感受
  3. 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是?

    • A. 高山流水
    • B. 江河湖海
    • C. 草原森林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鲍照的《望水诗》与李白的《将进酒》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的结合,前者更注重于对水的细腻描绘与哲理思考,而后者则表现出豪放的情绪与对人生的洒脱。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1. 鲍照诗词集
  2. 《南北朝文学研究》
  3.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酌菊酒诗 九日写怀 其三 九日亭 九日写怀 其一 九日宴集懋社十首 其七 九日代罗、樊二妓招舒著作(齐梁格) 九日陪李德仪兄弟游石屋 九日 九日登三老峰 九日登慈恩寺閤三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终天之思 逐电追风 魚字旁的字 水葫芦 阜字旁的字 楼结尾的成语 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風字旁的字 威摄 剪发杜门 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歺字旁的字 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连天烽火 昭然著闻 独木难支 测地 缶字旁的字 筝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