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5:5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57:55
刷鬓垂秋日。登高观水长。千涧无别源。万壑共一广。流驶巨石转。湍回急沫上。苕苕岭岸高。照照寒洲爽。东归难忖恻。日逝谁与赏。临川忆古事。目孱千载想。河伯自矜大。海若沉渺莽。
秋日的阳光洒在我的鬓发上,我登高望远,看到水流绵延不绝。千条小溪没有独立的源头,万条山谷却共用同一片辽阔。水流在巨石之间奔腾不息,急流涌起泡沫。高耸的山岭映衬着清冷的洲渚,令人心旷神怡。向东归去的路途难以捉摸,日子渐渐流逝,谁能与我一同欣赏呢?临川时常回忆起古老的往事,眼前一晃就是千年。河伯自以为伟大,海洋却显得无比渺小而广袤。
作者介绍:鲍照,字明远,号少游,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婉约的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内心的情感,具有鲜明的个性。
创作背景:这首《望水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借助对水的描写,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深切思考。
《望水诗》以水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全诗通过对水流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流转不息的生命感,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开头的“刷鬓垂秋日”将读者带入一个秋日的画面,凉爽的气息中带着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通过“千涧无别源,万壑共一广”的对比,强调了水的连贯性与广阔性,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深邃的哲理。
在“东归难忖恻”中,诗人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与对过去的怀念,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对“河伯”与“海”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神秘与人类渺小的对比,引发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思考。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水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展现出一种哲学的深邃。
诗词测试:
诗中“千涧无别源”表达了什么样的意象?
“东归难忖恻”中的“忖恻”是什么意思?
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鲍照的《望水诗》与李白的《将进酒》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的结合,前者更注重于对水的细腻描绘与哲理思考,而后者则表现出豪放的情绪与对人生的洒脱。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