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5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56:39
八月乌啼海子桥,
南来使客下青霄。
云埋石室丹书在,
日落延秋翠辇遥。
麟史未全归圣代,
龟文犹得认前朝。
词臣载笔需文献,
莫遣回车久寂寥。
在八月的夜晚,乌鸦在海子桥上啼叫,
来自南方的使者在青天上降下。
云雾笼罩着石室,古老的书籍依然存在,
夕阳西下,秋天的翠辇显得遥远。
麟书尚未完全归于圣明的时代,
龟文仍然可以识别出前朝的痕迹。
文人笔者必须依赖文献,
不应让回车在长久的寂寥中停留。
作者介绍:李克正,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歌创作见长,作品多反映时代的变化和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关注和对文人使命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和历史传承的忧虑。
这首诗以八月的夜晚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场景。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如“乌啼”、“云埋”、“丹书”等,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幽静的气氛。诗人通过对古籍和历史的追忆,表达了对文人责任感的认识和对历史传承的思考。
“麟史未全归圣代,龟文犹得认前朝”一句,直指历史的延续性与不可逆转性,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叹息和对未来的期盼。这首诗不仅是送别之作,更是对文人职责的思考。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文化传承的渴望,展现了明代文人的情怀与理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文人使命的呼唤,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乌啼”主要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
A. 欢乐
B. 悲凉
C. 宁静
“麟史未全归圣代”中的“麟”指代什么?
A. 神话生物
B. 古籍的书名
C. 文人的称号
诗人希望文人做到哪一点?
A. 休息
B. 创作
C. 旅行
答案:1. B 2. A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别》同样表达了送别的悲伤与对未来的期盼,但其语气更为明朗;而李克正的《送吕君采史北平》则更强调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忧虑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