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郑公绩赴试金陵

《送郑公绩赴试金陵》

时间: 2025-07-29 00:21:24

诗句

庭槐著老花,佳兴渺澄江。

束书望故国,飞帆响篷窗。

白袍看先登,唾手筑受降。

从风靡强燕,举火烛老庞。

秋天鸿鹄高,惊到中叠双。

闺人侈宵占,玉虫缀灯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0:21:24

诗词名称: 送郑公绩赴试金陵

作者: 朱翌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庭槐著老花,佳兴渺澄江。
束书望故国,飞帆响篷窗。
白袍看先登,唾手筑受降。
从风靡强燕,举火烛老庞。
秋天鸿鹄高,惊到中叠双。
闺人侈宵占,玉虫缀灯缸。


白话文翻译:

庭院里的槐树开满了老花,心情愉悦却在浩渺的江水上飘荡。
捆着书信向故国远望,轻帆在窗前响起。
白袍的学子们在前方争先恐后,轻轻一挥手就能筑起受降的城墙。
乘着风势,燕子们在上空翱翔,点燃了老庞的灯火。
秋天里鸿鹄高飞,惊动了重叠的双影。
闺房中的女子奢侈地占卜,玉虫装点着灯缸。


注释:

字词注释:

  • 庭槐: 庭院中的槐树。
  • 著老花: 开满花。
  • 佳兴: 美好的兴致。
  • 束书: 捆好的书信。
  • 飞帆: 快速行驶的船帆。
  • 白袍: 形容学子的衣着,象征着读书人。
  • 受降: 古代对降敌的接收或城池的建立。
  • 从风: 随着风势。
  • 鸿鹄: 比喻高飞的鸟,常用来比喻志向高远的人。
  • 侈宵占: 奢华的夜晚占卜。
  • 玉虫: 一种装饰物。

典故解析:

  • 白袍先登: 诗中提到的“白袍”可能暗指学子参加科举考试,反映出当时的科举制度。
  • 鸿鹄高飞: 鸿鹄常用作壮志凌云的象征,表达追求理想的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翌,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江南水乡的景色,常流露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朱翌送朋友郑公绩赴金陵参加科举考试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期望。金陵作为当时的文化中心,吸引了无数文人学子前来求取功名。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行”为主题,描绘了一个即将赴试的学子临别的情景,情感真挚而浓厚。开篇以“庭槐著老花”描绘出初秋的氛围,轻松愉悦的气氛与即将远行的诗人形成对比。接着,诗人通过“束书望故国”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象征着学子心中对未来的憧憬。

“白袍看先登,唾手筑受降”描绘了学子们在考场上争相报到的情景,生动而形象。此句不仅传达出学子们志向高远的豪情,也隐含了对未来成功的期望。后面几句中,诗人通过描绘燕子与鸿鹄,表现了向往自由与理想的情感。

诗的最后两句,描绘了闺房女子奢华占卜的景象,似乎暗示着对学子未来命运的祝愿与期待。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呈现了送别的情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庭槐著老花: 描绘庭院槐树开花的景象,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2. 佳兴渺澄江: 表达诗人虽有愉悦的兴致,但又在宽广的江水中感到渺小。
  3. 束书望故国: 学子寄托着对故国的眷恋,表达出一份思乡之情。
  4. 飞帆响篷窗: 形容船只航行的声音,象征着远行的开始。
  5. 白袍看先登: 体现学子们竞争的激烈与奋发向上的精神。
  6. 唾手筑受降: 喻示有志者能轻易成就理想。
  7. 从风靡强燕: 描绘燕子在空中翱翔,与理想相伴的情景。
  8. 举火烛老庞: 亮起灯火,象征着希望与温暖。
  9. 秋天鸿鹄高: 以鸿鹄比喻志向,展现高远的追求。
  10. 惊到中叠双: 形容飞翔的鸟影在水中重叠,形成动态的美。
  11. 闺人侈宵占: 体现女子对未来的占卜,反映出对命运的期待。
  12. 玉虫缀灯缸: 以玉虫装饰灯缸,象征着生活的奢华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 “鸿鹄”用来比拟志向高远的人。
  • 拟人: “飞帆响篷窗”赋予无生命的帆以人的动作。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白袍看先登,唾手筑受降”,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围绕送别与期望展开,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也流露出对故国的深情怀念。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生动的人物活动,展现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繁荣与文人志士的豪情壮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庭槐: 象征着家乡的温馨与宁静。
  2. 白袍: 代表了求学者的身份与志向。
  3. 鸿鹄: 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4. 玉虫: 代表奢华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袍”是指什么?

    • A. 农民
    • B. 商人
    • C. 学子
    • D. 官员
  2. “秋天鸿鹄高”中“鸿鹄”比喻什么?

    • A. 普通人
    • B. 志向高远的人
    • C. 美丽的鸟
    • D. 水中的影子
  3. 诗中描绘的“闺人侈宵占”暗示了什么?

    • A. 生活的贫困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过去的怀念
    • D. 对友情的祝福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送友人》(李白)与《送郑公绩赴试金陵》均为送别诗,前者表现游子的豪情壮志,后者则更侧重于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望。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传》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庆上人归湖州因寄道儒座主 五峰隐者 潼关驿亭 汉武宫辞 送衢州崔员外 镊白曲 六街尘 惊秋 金城宫 猎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又字旁的字 秋毫不犯 茶余饭饱 村酒野蔬 焦糜 无字旁的字 包含戳的词语有哪些 见马克思 韋字旁的字 元朝 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瀍邙 不谋同辞 系属 提手旁的字 米突 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