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蝶恋花

《蝶恋花》

时间: 2025-05-07 22:44:32

诗句

前日海棠犹未破。

点点胭脂,染就真珠颗。

今日重来花下坐。

乱铺宫锦春无那。

剩摘繁枝簪几朵。

痛惜深怜,只恐芳菲过。

醉倒何妨花底卧。

不须红袖来扶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44:32

原文展示

蝶恋花
前日海棠犹未破。点点胭脂,染就真珠颗。
今日重来花下坐。乱铺宫锦春无那。
剩摘繁枝簪几朵。痛惜深怜,只恐芳菲过。
醉倒何妨花底卧。不须红袖来扶我。

白话文翻译

前几天海棠花刚刚绽放,花瓣上点点胭脂似的色彩,犹如珍珠般晶莹。今天我再一次来到花下坐下,春天的宫锦似乎乱了。只剩下几枝花可以摘来簪在头上,心中怜惜痛惜,只怕花期已经过去。若是醉倒在花下也无妨,不必让红袖来扶我。

注释

  • 海棠:一种花,象征春天和美丽。
  • 胭脂:化妆品,常用来形容花瓣的颜色。
  • 真珠颗:比喻花瓣的晶莹剔透。
  • 宫锦:华丽的织物,形容春天的繁华景象。
  • 芳菲:花朵的香气和美丽。

典故解析

“蝶恋花”是宋代词牌名,本词通过描绘海棠花的绽放,表达了对美丽事物的珍惜和惋惜,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短暂的感慨。海棠花在古代文人笔下常被赋予多情和脆弱的象征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抡,字子穆,号东篱,南宋词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的时代,文人常通过描绘自然来寄托个人情感,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蝶恋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海棠花的盛景,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短暂。通过对比“前日”和“今日”,诗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花期的易逝,内心涌动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怜惜。用“点点胭脂,染就真珠颗”来形容海棠花的娇艳,既生动形象,又富有情感。诗中“醉倒何妨花底卧”的豪放情怀,体现了对生活的豁达和对花开花落的淡然。整首词融合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感悟和对生命短暂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前日海棠犹未破:回忆前几天海棠花尚未完全绽放,暗示美好事物的初现。
  2. 点点胭脂,染就真珠颗:形容花瓣的色彩如同胭脂,晶莹剔透。
  3. 今日重来花下坐:再次来到花下,体现了对美的渴望。
  4. 乱铺宫锦春无那:春天的美景似乎已经变得混乱,感叹春光短暂。
  5. 剩摘繁枝簪几朵:只剩下几朵花可以摘来佩戴,表现出对美的留恋。
  6. 痛惜深怜,只恐芳菲过:内心深感惋惜,唯恐花期已然结束。
  7. 醉倒何妨花底卧:即使醉卧在花下也无妨,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放任和向往。
  8. 不须红袖来扶我:不需要他人来扶持,表达出一种独立和洒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的色彩比作“胭脂”,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春天被描绘成“无那”,赋予了春天情感。
  • 对仗:如“剩摘繁枝簪几朵”,形成美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海棠花的美丽,表达了对短暂美好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淡然。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棠:象征美丽与脆弱。
  • 胭脂:代表女性的柔美和春天的娇艳。
  • 真珠:象征纯洁和珍贵。
  • 宫锦:象征华美与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点点胭脂”用来形容什么?
    a) 海棠花的颜色
    b) 诗人的心情
    c) 春天的气息

  2. “醉倒何妨花底卧”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c) 对他人的依赖

答案

  1. a) 海棠花的颜色
  2. b)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蝶恋花·春景》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描绘春天的美丽,但更侧重于生离死别的感伤。
  • 苏轼的《蝶恋花·春景》通过对比春天和秋天,展现出对自然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清照与她的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杂诗三首 / 杂咏三首 田园乐七首·其四 早朝 故南阳夫人樊氏挽歌 鱼山神女祠歌 漆园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 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 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观禊饮应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槎客 樽俎折冲 激贪厉俗 舟字旁的字 包含番的成语 包含璜的词语有哪些 妍姿妖艳 包含甬的词语有哪些 弓字旁的字 双人旁的字 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僾然 如足如手 高岭土 墙头马上 私字儿的字 女娘家 宿柔铤 四点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