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点绛唇

《点绛唇》

时间: 2025-05-02 11:01:59

诗句

春入山家,杖藜独步登岩岫。

野花争秀。

弄蕊香盈袖。

对景开怀,莫遣双眉皱。

春难久。

乱红飞后。

留得韶光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1:59

原文展示:

点绛唇
春入山家,杖藜独步登岩岫。
野花争秀。弄蕊香盈袖。
对景开怀,莫遣双眉皱。
春难久。乱红飞后。
留得韶光否。

白话文翻译:

春天来到了山间的家中,我独自一人手杖藜杖,攀登山岩和岫石。
野花争相开放,花香满袖。
面对眼前的美景,我心情开朗,不要让眉头紧皱。
春天难以长久,纷飞的花瓣飞舞后,
还能留得下这美好的光阴吗?

注释:

字词注释:

  • 杖藜:用藜草制成的手杖,古人常用以行走。
  • 岩岫:指山岩和山峰。
  • 弄蕊:玩弄花蕊,意指欣赏花的美丽。
  • 韶光:美好的时光,指春天的美好时光。

典故解析:

  • “春难久”:春天象征着生命与美好,但它的短暂性也是古诗常见的主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抡,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侧重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蕴含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点绛唇》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展现了自然景色的优美与生命的短暂。诗人在春天的山中独自漫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表达了心中的欢愉与宁静。尤其是“对景开怀,莫遣双眉皱”,诗人在面对自然之美时,心中无忧,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乐观态度。然则,随着“春难久”的感慨,诗人又将美好的春光与短暂的生命进行了对比,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整首诗结构紧凑,意境深远,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入山家”:春天已经来到了山中的家。
  • “杖藜独步登岩岫”:手持藜杖,独自一人攀登山岩。
  • “野花争秀”:野花竞相开放,花香扑鼻而来。
  • “弄蕊香盈袖”:花的香气满盈了衣袖。
  • “对景开怀,莫遣双眉皱”:面对此景,心情开朗,不要让眉头紧皱。
  • “春难久”:春天是短暂的。
  • “乱红飞后”:花瓣纷飞之后。
  • “留得韶光否”:还能留住这美好的时光吗?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杖藜独步”和“对景开怀”,表现出诗人独行的孤独与心情的愉悦。
  • 拟人:将花与人的情感相结合,使自然景象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新的生命与希望。
  • 山家:代表隐逸的生活状态。
  • 野花:象征自然的纯真与美丽。
  • 韶光:象征美好的时光与青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杖藜”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手杖
    • C. 一种食物
  2. “春难久”这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春天的喜爱
    • B. 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 C. 对花的欣赏
  3. 诗中“弄蕊香盈袖”描述的是什么?

    • A. 花的颜色
    • B. 花的香气
    • C. 花的形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张抡的《点绛唇》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山水田园的美,但王维更侧重于宁静的氛围,而张抡则更注重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翠楼吟 惠山云起楼作 翠楼吟 席上赠伎时伎三日后即落乐籍 翠楼吟 鹦母为狸奴惊化,紫帆、次香各以词悼之。即两用元韵,兼为雪衣致谢二君也 翠楼吟·纪别 翠楼吟 汉水舟中阻雪 翠楼吟 己亥暮春病起,熊秉三丈招寓香山欢喜园,即在梦感泉半山双清别墅右侧 翠楼吟 柏森先生招饮双枣书屋,与梦芙、新河、引之同赋此调 翠楼吟 题曹靖陶看云楼画卷 翠楼吟 与君忾镇辉重游西樵怀卉华 翠楼吟 胡城东六安舟次得绝句四章,风格清绝,友人为写其意,余赋此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鸟篆 肆言如狂 可燃冰 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恩威并著 匕字旁的字 含恨九泉 蛟室 祸从天降 心字底的字 砥砺风节 采字头的字 牛字旁的字 車字旁的字 青芒屦 皈依佛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