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0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03:36
送耕存大参使日本
陈深 〔宋代〕
东隅久不庭,搞疏出忠诚。
不惮殊方便,期休四海兵。
长虹贯日白,巨鷁压波清。
笑下扶桑国,归来致泰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耕存大参使前往日本的祝福与期望。诗的开头提到“东隅久不庭”,意指东边的时光久已不再,表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搞疏出忠诚”则表达了诗人愿意为国家尽忠的决心。“不惮殊方便,期休四海兵”说明诗人希望通过大使的努力,能够实现四海的和平。“长虹贯日白,巨鷁压波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象征着大使的壮志与气魄。“笑下扶桑国,归来致泰平”则表达了对大使成功归来的期待,希望他能带回安宁与和平。
陈深,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风格奔放雄浑,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中日交往频繁之际,陈深写此诗是为了祝福大使耕存出使日本,期望能够促进两国的友好关系,维护国家的安宁。
这首诗在结构上严谨,音韵和谐,意境深远。开篇以“东隅久不庭”引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既展现了个人情怀,也反映了国家的命运。诗中通过“搞疏出忠诚”体现了诗人的责任感与忠诚,暗示着对于国家大使的重任与期望。
中间部分“长虹贯日白,巨鷁压波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运用了丰富的比喻与意象,使得诗句更具动感与力量,表现了诗人对大使的壮志与期冀。最后一句“笑下扶桑国,归来致泰平”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愿景,期待通过和平的努力带来国家的安宁。
整首诗情感真挚,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国家大义,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与对未来的美好畅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和平的希冀。诗人通过对大使的祝福,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这些意象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诗人对大使出使日本的期望与祝福,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有对国家未来的深思。
诗中提到的“东隅”指的是哪个方向?
“长虹贯日白”中的“长虹”象征什么?
“泰平”一词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