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3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7:15
谢东粹包宏父三首癸卯夏
作者: 戴复古 〔宋代〕
平生不识字,把笔学吟诗。
旧说韦苏州,于余今见之。
每遭饥寒厄,出吐辛酸辞。
候虫鸣屋壁,凤蝉啭枯枝。
但有可怜声,入耳终无奇。
宏斋误题品,恐贻识者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戴复古自己学诗的经历与困境。他自幼不识字,后来才开始学习作诗。诗中提到韦苏州(韦应物),他在学习中感受到韦苏州的诗才。诗人常常遭遇饥寒困苦,写下了许多辛酸的诗句。窗外虫鸣声声、蝉鸣阵阵,虽然可怜,却听来没有什么奇特之处。最后,诗人感慨宏斋(包宏父)的误题,担心会让识字的人也感到饥饿。
作者介绍:戴复古,字惟道,号复古,宋代诗人,以其真挚质朴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表现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对社会的观察,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癸卯年夏天,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经历的反思与对文学学习的渴望,同时也写出了生活的困苦与对美好艺术的追求。
戴复古的这首诗展现了他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思考与独特的感受。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读书经历,反映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矛盾。诗的开头便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不识字的经历,展现了他对诗歌的渴望。用“把笔学吟诗”来表明他的努力和决心,虽然起初面临困难,但他仍然努力去探索文学的世界。
“每遭饥寒厄,出吐辛酸辞”一联,深刻揭示了诗人在生活中遭遇的艰辛与苦楚。他用生动的比喻将生活的困苦与诗歌的创作联系在一起,显示出他在逆境中仍然追求艺术的精神。在随后的描写中,虫鸣、蝉声的意象不仅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也引发了对生活微小却真实的感悟。
最后一联“宏斋误题品,恐贻识者饥”,则表达了诗人对他人误解的无奈与对知识的珍惜,暗示着知识的缺乏可能导致精神上的饥饿。整体而言,诗歌在描绘个人艰辛的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艺术与知识的深切渴望,展现了戴复古在宋代诗坛的独特立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作者在生活困苦中对知识与艺术的渴望,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思考。诗人以个人经历为基础,反映出对社会和文学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戴复古的《谢东粹包宏父三首癸卯夏》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历史的追忆
B. 对知识与艺术的渴望
C. 对爱情的思考
D. 对自然的礼赞
“每遭饥寒厄,出吐辛酸辞”中“辛酸辞”指的是什么?
A. 甜美的诗句
B. 反映生活苦难的诗句
C. 对友人的赞美
D.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