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踏莎行

《踏莎行》

时间: 2025-04-27 18:56:41

诗句

雪拥群峰,静□□□。

□□□□□居□。

□□破谷粟黄香,柴□□□□□□。

□□□□,□和衣倒。

寂寥气□□君好。

□□□贵足人争,山中恬淡能长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56:41

诗词名称: 踏莎行

作者: 张抡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雪拥群峰,静。居。破谷粟黄香,柴。,和衣倒。寂寥气君好。贵足人争,山中恬淡能长保。

白话文翻译:

大雪覆盖着群山,四处静谧。破谷中稻谷的香气弥漫,柴火的温暖令人放松。独自一人,静静地享受这份宁静。珍贵的是那些能超然物外的人,在这山中,恬淡的心境能够长久保持。

注释:

  • 雪拥群峰:形容雪覆盖着山峰,营造出一种壮丽的景象。
  • 破谷:指的是山谷或田野。
  • 粟黄香:指稻谷成熟时的香味。
  • :指柴火,代表温暖和生活的气息。
  • 恬淡:心境平和,内心宁静。

典故解析:

该诗无明显典故,但可以看作是对山中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抡,字仲华,号逸庐,生活于宋代,是一位著名的词人。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及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踏莎行》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追求隐逸与自然和谐的时代背景。诗人通过描写雪山和宁静的田园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踏莎行》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态度。开头以“雪拥群峰”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壮丽的自然场景,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描绘了破谷中稻谷的香气和柴火的温暖,形成了一种温馨的生活气氛,仿佛让人置身于一幅和谐的田园画卷中。最后,诗人强调心灵的恬淡与超然,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淡泊态度,展现了士人对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使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丽,还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张抡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成功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思想境界,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雪拥群峰:描绘出冬日雪景,表现出自然的壮丽。
  2. 静。居。:强调环境的宁静,暗示一种内心的平和。
  3. 破谷粟黄香:描绘丰收的场景,令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4. :象征温暖的家庭生活,给人以安心感。
  5. 和衣倒:表达一种放松的状态,心无挂碍。
  6. 寂寥气君好:强调在宁静中体会到的深邃与美好。
  7. 贵足人争:强调心态的重要,珍惜超然的生活。
  8. 山中恬淡能长保:表达在自然中保持内心宁静的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内心的宁静。
  • 对仗:在诗中形成了美妙的音韵对称。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使之更具人性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传达了超然物外、恬淡自适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纯洁与宁静。
  • 群峰:代表壮丽的自然景观。
  • :象征丰收与生活的美好。
  • :代表家庭的温暖与生活的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踏莎行》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雪
    B. 花
    C. 月

  2. 张抡的写作风格是怎样的? A. 浪漫
    B. 清新脱俗
    C. 复杂晦涩

  3. 诗中“贵足人争”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A. 追求物质
    B. 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C. 争名夺利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比较张抡与李清照的作品,虽然主题相似,但张抡更注重自然的描写与内心的宁静,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情感与离愁别绪。

参考资料:

  • 《宋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曹仁宪谨荣寿七言截句 其四 曹仁宪谨荣寿七言截句 其三 曹仁宪谨荣寿七言截句 其二 曹仁宪谨荣寿七言截句 其一 题复吟社倡和诗卷次韵二首 其二 题复吟社倡和诗卷次韵二首 其一 华阳洞 惠山寺与孟无涯话别 登马鞍山感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洽闻博见 包含础的词语有哪些 同字框的字 东风浩荡 攘人之美 歹字旁的字 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窜寄 幾字旁的字 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鹿字旁的字 心奓体忲 包含潼的词语有哪些 情深潭水 龜字旁的字 笔底生花 古结尾的成语 摹肖 农役 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