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吴刺史庙

《吴刺史庙》

时间: 2025-05-05 15:44:42

诗句

城西有祠临水涘,翠松列植路如砥。

问之耆老此为谁,唐大历中吴刺史。

刺史为民开陂湖,故迹犹传堰九里。

年很小鼓报丰穰,决渠为雨润泽美。

遗爱有桥名怀恩,姓名不载太史氏。

昔汉吴公治第一,列传寂寂名无纪。

刺史岂其苗裔欤,明州政亦河南比。

堂上大书荆公诗,兰菊春秋百世祀。

地志只称王长官,有功于民盖一揆。

吾闻是邦多贤守,裴王碑字颜与李。

惟侯盛德著人心,彼石可焚祠弗圯。

广德湖为鸿隙陂,召棠栾社谁敢毁。

秔稌充羡侯之赐,庙食辰存如此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4:42

原文展示:

城西有祠临水涘,
翠松列植路如砥。
问之耆老此为谁,
唐大历中吴刺史。

刺史为民开陂湖,
故迹犹传堰九里。
年很小鼓报丰穰,
决渠为雨润泽美。

遗爱有桥名怀恩,
姓名不载太史氏。
昔汉吴公治第一,
列传寂寂名无纪。

刺史岂其苗裔欤,
明州政亦河南比。
堂上大书荆公诗,
兰菊春秋百世祀。

地志只称王长官,
有功于民盖一揆。
吾闻是邦多贤守,
裴王碑字颜与李。

惟侯盛德著人心,
彼石可焚祠弗圯。
广德湖为鸿隙陂,
召棠栾社谁敢毁。

秔稌充羡侯之赐,
庙食辰存如此水。

白话文翻译:

在城西有一座庙,座落在水边,
翠绿的松树沿路而植,宛如平坦的砥石。
我问村里的老人,这庙是为谁而建,
他们告诉我,这是唐大历年间的吴刺史。

刺史为百姓开垦了湖泊,
他的事迹至今仍传颂,堰坝延绵九里。
每当丰收的鼓声响起,
渠水因雨水而滋润美丽的田野。

庙前有座桥,名为怀恩,
但他的姓名却没有被太史所记载。
昔日汉代的吴公治理得当,
可惜他的传记寂寂无闻。

这刺史难道是他的后裔吗?
明州的政务与河南相仿。
厅堂上大书着荆公的诗,
兰与菊的春秋祭祀百世流传。

地志中只称王长官,
他有功于民,实在是值得一提。
我听说这个地方有许多贤良的守官,
裴王的碑文与颜李的名声都在。

唯有侯的盛德赢得人心,
那块石头即使被焚烧,庙也不会倒塌。
广德湖是鸿隙的堤坝,
谁敢毁坏召棠与栾社的庙宇呢?

稻谷丰收,光景如侯之赐,
庙里盛宴的时辰,如此水源丰盈。

注释:

  • 城西:指城的西面。
  • 临水涘:在水边。
  • 耆老:年长者,指村里的老人。
  • 刺史:古代地方官员,负责管理一个地区。
  • 开陂湖:开垦湖泊,指修建水利设施。
  • 遗爱:留下的恩惠和美德。
  • 怀恩:感恩的意思。
  • 太史:古代史官,负责记录历史。
  • 吴公:指汉代的吴公,治理有方。
  • 盛德:德行高尚,受人尊敬。

典故解析:

  • 荆公:指的是荆轲,历史上有名的刺客,也可能是指其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 汉吴公:指汉朝的吴公,因其治理有道而受到后世的尊敬。
  • 裴王碑:指裴氏的碑文,记录了他的德行与政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应麟,宋代诗人,生活在文学繁荣的时期,以其清新雅致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现实生活,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事迹表现对历史的感怀与对民生的关怀。

创作背景:

《吴刺史庙》这首诗写于对一位历史上为民造福的刺史的追忆,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地方治理的思考。在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王应麟通过此诗表达对贤良政治的推崇及对历史人物影响的尊重。

诗歌鉴赏:

《吴刺史庙》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城西庙宇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思考。诗中通过对一位唐代刺史的赞美,反映出社会对贤良政治的渴望。诗人用“翠松列植路如砥”描绘出庙宇的环境,静谧而庄重,展现了对历史的尊重。

接下来的描述中,诗人提到刺史的丰功伟绩,强调他为民开垦水利,带来了丰收的喜悦,表现出对刺史施政的赞许。通过对历史的追溯,诗人不仅在歌颂刺史的功绩,还在探讨历史的传承与对后人的影响。

全诗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半部分主要描绘庙宇及刺史的事迹,而后半部分则是对刺史及其后代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与地方治理的深刻理解与尊重。整体而言,诗歌在形式上严谨而富有韵律,在内容上则饱含情感与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城西有祠临水涘:描绘了位于城西的庙宇,环境优美。
  2. 翠松列植路如砥:松树整齐排列,路面平坦,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3. 问之耆老此为谁:向老人询问庙宇的由来。
  4. 唐大历中吴刺史:得知这是唐大历时期的吴刺史所建。
  5. 刺史为民开陂湖:刺史为民众修建了水利设施。
  6. 故迹犹传堰九里:他的事迹得到人们的传颂,堰坝延绵九里。
  7. 年很小鼓报丰穰:丰收时节,鼓声响起,象征着丰收。
  8. 决渠为雨润泽美:雨水滋润了田地,展现出美丽的田园风光。
  9. 遗爱有桥名怀恩:庙前有座名为“怀恩”的桥,体现刺史的恩德。
  10. 姓名不载太史氏:他的名字却没有被官方史书记录。
  11. 昔汉吴公治第一:提到汉代的吴公,以其治理出色而受到尊敬。
  12. 列传寂寂名无纪:他在历史上虽然有成就,但却无人记载。
  13. 刺史岂其苗裔欤:诗人思考这位刺史是否是吴公的后裔。
  14. 明州政亦河南比:明州的政务与河南相似,暗示地方治理的重要性。
  15. 堂上大书荆公诗:庙堂上书写荆公的诗句,传承文化。
  16. 兰菊春秋百世祀:兰花与菊花在春秋祭祀中代表长久的敬仰。
  17. 地志只称王长官:地志中只提到王长官,没有他的详细事迹。
  18. 有功于民盖一揆:他确实对民众有功,值得一提。
  19. 吾闻是邦多贤守:听闻这个地方有许多贤良的守官。
  20. 裴王碑字颜与李:提到裴王的碑文与颜李的名声相较。
  21. 惟侯盛德著人心:只有侯的德行深得人心。
  22. 彼石可焚祠弗圯:即使石碑被焚烧,庙宇也不会倒塌。
  23. 广德湖为鸿隙陂:广德湖是一个重要的堤坝,象征治理。
  24. 召棠栾社谁敢毁:谁敢去毁坏召棠与栾社的庙宇。
  25. 秔稌充羡侯之赐:丰收的稻谷象征着侯的恩赐。
  26. 庙食辰存如此水:庙中丰盈的水源滋养着人们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路如砥”,将路比作砥石,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排比手法强化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吴刺史的追忆,表达了对贤良政治的向往和对历史人物的尊重。诗人通过描绘庙宇环境及其历史背景,展示了人们对地方治理的期盼与对历史传承的关注,表现了对民生问题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对历史人物的崇敬。
  • 松树:象征长青与坚韧,隐喻对刺史美德的赞美。
  • 湖泊:象征着丰盈与滋润,代表刺史为民造福的努力。
  • :象征连接与恩德,反映刺史施政的影响。
  • 鼓声:象征丰收的喜悦与繁荣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吴刺史庙》的作者是谁?

    • A. 王应麟
    • B. 李白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刺史是哪个朝代的?

    • A. 汉代
    • B. 唐代
    • C. 宋代
    • D. 明代
  3. 诗中提到的桥名为?

    • A. 怀恩
    • B. 仁爱
    • C. 德桥
    • D. 长青
  4. 诗中反映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 A. 爱情
    • B. 历史人物的功绩
    • C. 自然风光
    • D. 战争

答案:

  1. A
  2. B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春望》 - 杜甫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杜甫在诗中展现了个人的悲痛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春望》:同样以历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感慨,与王应麟的作品在情感基调上有所共通。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谒金门·风动竹 谒金门 谒金门·秋感 谒金门 书所见 谒金门 谒金门 赏梅 谒金门 其一 寄蓉舫夫子,用韦庄韵 谒金门 谒金门 湖舫同内泛雨 谒金门(春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以戈舂米 鸣律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支离破碎 咬字眼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包含痫的词语有哪些 万恶之源 楚楚作态 寸字旁的字 高飞远举 霾土 克字旁的字 牛饩退敌 矛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三框儿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