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6:54
原文展示:
逍遥之亭在何许,城角西南小溪浒。
水仙粉面浮清波,羽林兵仗森三亩。
六月微风拂面寒,不信人间有烦暑。
借问逍遥真隐徒,西山看雪倒骑驴。
形骸兀兀天壤俱,画手争以丹青模。
大言得罪仅免诛,斥参军事来当涂。
传云此地旧结庐,百年荆棘遗荒墟。
公来相址呼犁锄,双亭化出琼璃铺。
栏干斗角明青朱,四座莹彻纤埃无。
兰芬麝裂陈罂盂,珠履珊珊陪后车。
东瞻宣诏西浮图,晓光夕景迷蓬壶。
爱公心昼如明珠,落成之乐政事馀。
为公歌,劝公醉。
留连亭上能几时,行促星轺还玉陛。
白话文翻译:
逍遥亭在哪里呢?在城角西南的小溪边。
水面上水仙花的粉面在清波中浮现,
羽林军的兵器在三亩地上森严地排列。
六月的微风轻拂,竟然让我觉得有些寒意,不相信人间有炎热的夏天。
我想问逍遥的真正隐居之人,西山看雪时是否骑着驴子。
人身形骸与天地相融,画家们争相用丹青描绘。
大言无忌的言辞使人难免受罚,
而我被斥为军事参谋来此。
传说这里曾经建过庐舍,百年来荆棘丛生成为荒墟。
您来到这里,呼唤犁锄,
双亭化作琼璃铺的辉煌。
栏杆角斗间明亮的青朱,四周清澈无尘。
兰香与麝香充盈在香罂中,
珠履轻盈地陪伴在后车旁。
向东眺望宣诏,向西观看佛塔,
晨光与夕景让人迷醉在蓬莱。
我爱您白天的心情如明珠般璀璨,
完成的乐事使政事余暇。
为您而歌,劝您一醉。
在亭上留连,能有几时,
行色匆匆,星车又将回到玉陛。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祥正,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清新自然见长,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郭祥正与王君章的交往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与对逍遥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逍遥亭歌》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作,诗中描绘了逍遥亭的美丽景色与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的开头用“逍遥之亭在何许”引出主题,表达了对自由与隐逸生活的渴望。接着,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亭子周围的自然风光,水仙花与微风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随着诗的深入,作者开始探讨逍遥的真正意义,反思名利与权力的束缚。在“借问逍遥真隐徒,西山看雪倒骑驴”一句中,诗人通过对隐者的想象,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强调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整首诗的情感在最后达到高潮,诗人劝友人一醉,表达了对逍遥生活的珍视与追求,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通过对逍遥亭的赞美,诗人传达了对自由、平和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逍遥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平和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友人深厚的情谊。这种情感贯穿全诗,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逍遥亭歌》中的“逍遥”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羽林”指的是?
“六月微风拂面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以上是对《逍遥亭歌一首赠太守王君章》的全面解读与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