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0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06:14
原文展示:
单于寇边城,汉将列长营。
旌旗蔽山谷,钲鼓昼夜鸣。
乘我浮云骑,彀我明月弓。
奇兵左右出,长驱向云中。
彭彭阵结虎,飒飒剑浮虹。
一战皋兰灭,再战沙漠空。
归来献天子,长揖不言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边境战斗的场景。单于(匈奴首领)侵扰边城,汉朝的将领们在城外列阵。旌旗遮蔽了山谷,战鼓声昼夜不停地响起。我骑在浮云之上,拉着明月的弓。奇兵从左右两侧出击,长驱直入云中。阵列如虎,剑光闪烁如虹。第一次战斗在皋兰取得胜利,再战则空旷的沙漠中没有敌人。归来后向天子献上战功,礼节性地长揖而不言功绩。
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主要描绘的是汉朝与匈奴之间的战争。提到的“皋兰”可能指的是古代的战场,体现出汉朝将士的英雄气概和英勇表现。
诗词背景:
诗歌鉴赏:
《出塞曲》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展现了边疆战斗的壮烈场景与士兵的英勇精神。诗中采用了生动的描绘和高亢的气势,营造出了一幅战争的壮丽画卷。开始以“单于寇边城”引入,直指战争的紧迫感,继而通过“旌旗蔽山谷,钲鼓昼夜鸣”,展现了战场的热烈与紧张。
接下来的“乘我浮云骑,彀我明月弓”,则将战斗的场景提高到一种超然的境界,营造出一种快意与豪情。奇兵出击、阵势如虎,展现了士兵们的勇猛与决心,激发出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最后的“归来献天子,长揖不言功”则表现了将士们的谦逊与忠诚,虽有赫赫战功,却不贪功图利,只愿为国捧心。整首诗气势恢宏,情感真挚,既有对战争的描绘,也蕴含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单于”指的是哪个民族的首领?
A. 汉族
B. 匈奴
C. 唐朝
诗中提到的“旌旗蔽山谷”是为了表现什么?
A. 战斗的惨烈
B. 战斗的氛围
C. 战士的勇敢
归来后,汉将对天子的态度是?
A. 骄傲自满
B. 谦虚不言功
C. 无所谓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