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出塞曲

《出塞曲》

时间: 2025-05-07 21:06:14

诗句

单于寇边城,汉将列长营。

旌旗蔽山谷,钲鼓昼夜鸣。

乘我浮云骑,彀我明月弓。

奇兵左右出,长驱向云中。

彭彭阵结虎,飒飒剑浮虹。

一战皋兰灭,再战沙漠空。

归来献天子,长揖不言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06:14

出塞曲

原文展示:

单于寇边城,汉将列长营。
旌旗蔽山谷,钲鼓昼夜鸣。
乘我浮云骑,彀我明月弓。
奇兵左右出,长驱向云中。
彭彭阵结虎,飒飒剑浮虹。
一战皋兰灭,再战沙漠空。
归来献天子,长揖不言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边境战斗的场景。单于(匈奴首领)侵扰边城,汉朝的将领们在城外列阵。旌旗遮蔽了山谷,战鼓声昼夜不停地响起。我骑在浮云之上,拉着明月的弓。奇兵从左右两侧出击,长驱直入云中。阵列如虎,剑光闪烁如虹。第一次战斗在皋兰取得胜利,再战则空旷的沙漠中没有敌人。归来后向天子献上战功,礼节性地长揖而不言功绩。


注释:

  • 单于:指匈奴的首领。
  • :指侵略,盗贼。
  • 长营:指长久驻扎的军营。
  • 旌旗:军队的旗帜,象征着军队的威严。
  • 钲鼓:战鼓,表示出征和战斗。
  • 乘我浮云骑:形容骑兵如同浮云般迅速。
  • :弓的拉弦部分。
  • 奇兵:出奇的部队或战术。
  • 彭彭:形容阵势稳固如虎。
  • 飒飒:形容剑光闪烁的声音。
  • 皋兰:地名,指战斗的地点。
  • 沙漠:隐喻辽阔无物的战场。
  • 天子:指皇帝。

典故解析:

本诗主要描绘的是汉朝与匈奴之间的战争。提到的“皋兰”可能指的是古代的战场,体现出汉朝将士的英雄气概和英勇表现。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梦阳,明代诗人,擅长边塞诗,作品多描写战争、边疆风光,常流露出爱国情怀和对士兵的赞美。
  • 创作背景:在明代,边疆频繁受到外族的侵犯,诗人通过这样的作品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对将士英勇作战的钦佩。

诗歌鉴赏:

《出塞曲》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展现了边疆战斗的壮烈场景与士兵的英勇精神。诗中采用了生动的描绘和高亢的气势,营造出了一幅战争的壮丽画卷。开始以“单于寇边城”引入,直指战争的紧迫感,继而通过“旌旗蔽山谷,钲鼓昼夜鸣”,展现了战场的热烈与紧张。

接下来的“乘我浮云骑,彀我明月弓”,则将战斗的场景提高到一种超然的境界,营造出一种快意与豪情。奇兵出击、阵势如虎,展现了士兵们的勇猛与决心,激发出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最后的“归来献天子,长揖不言功”则表现了将士们的谦逊与忠诚,虽有赫赫战功,却不贪功图利,只愿为国捧心。整首诗气势恢宏,情感真挚,既有对战争的描绘,也蕴含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单于寇边城,汉将列长营。”:开篇直入主题,描绘了匈奴对汉边城的侵扰,汉将们迅速集结准备抵抗。
    • “旌旗蔽山谷,钲鼓昼夜鸣。”:战斗的氛围紧张,旌旗和战鼓的声音充斥着整个山谷。
    • “乘我浮云骑,彀我明月弓。”:形象化地描绘骑兵如同浮云般轻盈,拉弓如同月光般清澈。
    • “奇兵左右出,长驱向云中。”:奇兵从两侧发起进攻,直逼敌阵。
    • “彭彭阵结虎,飒飒剑浮虹。”:描绘了汉军阵势如虎,剑光闪烁如虹的气势。
    • “一战皋兰灭,再战沙漠空。”:回顾了两场战斗,第一次在皋兰取得胜利,第二次在沙漠中却没有敌人。
    • “归来献天子,长揖不言功。”:归来后向皇帝献功,但却谦逊不言功绩。
  • 修辞手法

    • 采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气势。
    • “彭彭阵结虎”的对仗,给人一种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
  • 主题思想

    • 这首诗歌表达了汉朝将士的英勇无畏、对国家的忠诚以及战斗的豪情,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

意象分析:

  • 单于:象征外敌,代表着对国家的威胁。
  • 汉将:象征着忠诚与勇敢,体现了将士的英勇形象。
  • 旌旗与钲鼓:象征战争的号角与士气的高昂。
  • 浮云与明月:象征着自由与理想化的战斗状态。
  • 虎与剑:象征着战斗的凶猛与决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单于”指的是哪个民族的首领?
    A. 汉族
    B. 匈奴
    C. 唐朝

  2. 诗中提到的“旌旗蔽山谷”是为了表现什么?
    A. 战斗的惨烈
    B. 战斗的氛围
    C. 战士的勇敢

  3. 归来后,汉将对天子的态度是?
    A. 骄傲自满
    B. 谦虚不言功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骆宾王《在狱咏蝉》

诗词对比:

  • 比较李梦阳的《出塞曲》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均展现了壮丽的自然和英雄气概,但《出塞曲》更注重战斗的场景和将士的英勇,而《登鹳雀楼》则更多地抒发了个人的壮志与豪情,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元曲选》
  • 《明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郊尋梅 苦雨五首 其一 缓带轩独坐 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八首 沈家店道傍棣棠花 虎丘六绝句·剑池 明日复雨凉再用韵二首 其二 病中三偈 大厅后堂南窗负暄 满江红 清江风帆甚快,作此,与客剧饮歌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抽演微言 毋穷 鼻字旁的字 繁荣昌盛 凤毛济美 春蛙秋蝉 高字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包含褐的成语 披展 又字旁的字 出谋画策 燃顶 飞归 者别 比字旁的字 包含置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