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0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00:05
题裴晋公林亭
谢傅林亭暑气微,
山丘零落閟音徽。
东山终为苍生起,
南浦虚言白首归。
池凤已传春水浴,
渚禽犹带夕阳飞。
悠然到此忘情处,
一日何妨有万几。
谢傅的林亭在夏日的微风中显得格外清凉,
山丘上零落的树木似乎在低声吟唱。
东山终究会为了百姓而崛起,
而南浦的空谈却只能让人白头归去。
池塘中的凤鸟已经在春水中沐浴,
水边的鸟儿依旧在夕阳下飞翔。
在这里悠然自得,忘却所有的情感,
一日的时光又何妨有万千种变化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年-866年),字飞卿,号青门山人,唐代著名诗人,擅长词作和诗歌,尤其以浪漫清丽的风格著称。他的诗词多描写山水、风景和人情,充满了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温庭筠与友人游历时,游玩于谢灵运所建的林亭,借景抒情,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思考。
《题裴晋公林亭》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与哲理思考的诗作。诗歌以清新的景象和悠闲的心境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理想的追求。开篇描绘了林亭的清凉,给人以避暑消夏的愉悦感受;接着,诗人借助山丘的零落与东山的崛起,表达了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暗示了人们在艰难环境中仍应追求理想,服务于苍生。南浦的虚言则批判了那些空谈理想而不付诸实践的态度,揭示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反思。
诗中描绘的池凤与渚禽,象征着春的生机与自由,传递出一种生命的活力,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生活的热爱。最后两句点明了诗人对悠然自得状态的向往,强调了在繁忙的生活中,抽出时间享受当下的重要性,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理想的思考,以及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悠然生活的向往及对空谈的不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谢傅林亭”的“林亭”指的是:
A. 一座大山
B. 一处凉爽的避暑地
C. 一片草地
D. 一条河流
“东山终为苍生起”中的“苍生”指的是:
A. 鳥类
B. 百姓
C. 动物
D. 山川
诗中提到的“南浦”象征的是:
A. 志向与理想
B. 现实的无奈
C. 自然的美丽
D. 友情的珍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同样描绘了山水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但其风格偏向于恬淡与宁静,而温庭筠的作品则更具情感的细腻与哲理的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