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3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34:16
入南乡检旱纪所见
许及之 〔宋代〕
分宜南北两乡分,
路入南乡过所闻。
荞麦满山明积雪,
晚禾匝野涨黄云。
寸田必垦怜农父,
五斗空餐愧令君。
惜许早田成旱损,
不成乐岁答民勤。
南北两乡分开,
路进入南乡时所听到的。
荞麦满山如白雪,
晚稻涌起如黄云。
寸田必定要耕种,怜悯农夫的辛苦,
五斗饭空吃,愧对君主的关怀。
可惜早田因干旱而受损,
未能丰收来回报百姓的辛勤。
作者介绍:许及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歌以描写乡土风情和农民生活见长,风格质朴自然。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南乡地区,反映了当时的干旱情况及农民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自然灾害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乡的自然景观与农田的现状,展现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注和对干旱的无奈。开头两句描绘了南北乡村的地理分界,紧接着引入自然景象:荞麦和晚禾,前者如雪,后者如云,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自然的美丽与丰收的希望。然而,诗人却用“寸田必垦”和“五斗空餐”透露出农民的艰辛,尽管地少,却仍然拼命耕作,生活依旧困苦,体现了一种对农民勤劳与苦难的同情。
最后,诗人感叹早田因干旱而损失,无法实现丰收,这不仅是对农民辛勤劳作的遗憾,也是对自然灾害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对乡土的深厚感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关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使意象生动且富有表现力。比如用“荞麦满山明积雪”与“晚禾匝野涨黄云”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
主题思想:全诗集中体现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对自然灾害的唏嘘,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体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主题,反映出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寸田”象征着什么?
A. 丰收的希望
B. 农民的辛苦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B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
A. 荞麦满山明积雪
B. 五斗空餐愧令君
C. 不成乐岁答民勤
答案:B
诗中提到的自然现象有哪些?
A. 积雪与黄云
B. 风与雨
C. 日出与日落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许及之的《入南乡检旱纪所见》与李绅的《悯农》均反映了农民的艰辛与对土地的珍视。李绅通过“锄禾日当午”的描写,展现了农民的辛劳,传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而许及之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展现了对自然灾害的忧虑。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