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4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44:01
风宵推枕梦难安,古事横胸恣浩汗。
空有芜城传鲍照,更无太守识秦观。
驿西屯火孤星白,天半霜钟一击寒。
江海浮名如许钓,欲从龙伯乞鳌竿。
在风夜推开枕头,梦中难以安宁,
古老的事情在心中横亘,令我痛快地流下汗水。
空有芜城传承的鲍照诗名,
却没有太守来识得秦观的才华。
驿站西边的火光像孤星那样闪烁,
半夜钟声响起,带来一阵寒意。
江海中的浮名就如同钓鱼,
我想向龙伯乞求一根鳌竿。
姚燮(1640-1710),字恭庵,号葆光,晚号白云山人,清代诗人,擅长诗文,尤其在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方面具有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事的感慨。
《扬州四章》是姚燮在扬州时期创作的一组诗作,此诗为其第四章。写作时,扬州作为一个繁华的都市,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但同时也让诗人感受到了一种孤独与失落。诗中交织着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对现实的思索,展现了诗人的复杂情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倾诉,表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通过描写夜晚的焦虑,呈现出一种梦中不安的情绪,暗示着他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失落感。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古事的回顾,表达了对历史名人的怀念与恍惚,鲍照与秦观的提及不仅是对文化的追溯,更是对于自身才华被埋没的无奈之感。
在后面的两句中,诗人通过驿西的孤星和霜钟的冷意,进一步增强了夜的孤寂感,象征着他在名利场中的孤独。最后两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借用江海浮名的意象,表达了对名声的无奈和对理想的渴望,愿意向龙伯乞求一根能够钓到梦想的鳌竿,展现了他对未来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表现了诗人在古典文化中找寻自我与对现实的反思,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与艺术性。
全诗通过对古事的追忆和现实的失落,揭示了个人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与思考,表现出对理想的渴望和对名利的无奈,探讨了人如何在浮华中寻求真实与价值。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鲍照是哪个朝代的人?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诗人希望向谁求助以获得钓鳌的竿?
A. 太守
B. 龙伯
C. 鲍照
D. 秦观
诗中“霜钟”象征着什么?
A. 温暖
B. 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冷清
C. 友谊
D. 财富
姚燮与杜甫的诗作均反映了历史的沉重感和对现实的思考,但姚燮更加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与国家的命运。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二者在艺术表达和情感基调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