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忠州道中

《忠州道中》

时间: 2025-07-28 17:37:50

诗句

晨发瞻长路,苍凉映晓暾。

寒藤萦古木,野竹翳荒村。

径合黄茅盛,山连碧雾昏。

垂堂宁敢论,去去任乾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7:37:50

原文展示

忠州道中

晨发瞻长路,苍凉映晓暾。
寒藤萦古木,野竹翳荒村。
径合黄茅盛,山连碧雾昏。
垂堂宁敢论,去去任乾坤。

白话文翻译

清晨出发,遥望漫长的道路,苍凉的风景映衬着晨曦。
寒冷的藤条缠绕着古老的树木,野生的竹子遮蔽了荒凉的村庄。
小径上黄茅丛生,山峦与碧雾相连,显得昏暗而朦胧。
面对这样的情景,我哪里敢谈论什么呢?只好任凭天地的变迁。

注释

字词注释

  1. 晨发:早晨出发。
  2. :仰望,远望。
  3. 苍凉:形容景色荒凉,气氛冷清。
  4. 晓暾:晨曦,清晨的阳光。
  5. 寒藤:寒冷的藤蔓植物。
  6. :缠绕。
  7. :遮蔽。
  8. 荒村:荒凉的村庄。
  9. 径合:小路交汇。
  10. 黄茅:一种野生禾草。
  11. 碧雾:青绿色的雾气。
  12. 垂堂:指堂屋,表示家宅。
  13. 宁敢论:哪里敢谈论。
  14. 去去任乾坤:随意离去,任凭天地变化。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典故,但其描写的自然景象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承恩,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索。

创作背景
《忠州道中》创作于诗人旅行途中,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心境的关系。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

诗歌鉴赏

《忠州道中》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色,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苍凉而又宁静的氛围。开篇“晨发瞻长路”,即刻引导读者进入诗人的旅行状态,展现了长途跋涉的艰辛与对远方的向往。接下来,诗人通过“寒藤萦古木,野竹翳荒村”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体现了自然的冷清与人迹罕至的荒凉感。

在“径合黄茅盛,山连碧雾昏”中,诗人通过对小路与山峦的描写,深化了对自然的感悟,表现出一种迷茫与无奈。而最后一句“垂堂宁敢论,去去任乾坤”,则从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上升到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顺其自然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晨发瞻长路:清晨出发,眺望远方的道路,表现出出行的决心与远方的期盼。
  2. 苍凉映晓暾:苍凉的景色在晨曦中显得更加清晰,体现了自然的冷清与孤独。
  3. 寒藤萦古木:寒冷的藤蔓缠绕在古老的树木上,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坚韧。
  4. 野竹翳荒村:野生的竹子遮蔽了荒凉的村庄,表现出自然的繁盛与人类生活的荒凉对比。
  5. 径合黄茅盛:小路上长满了黄茅,展现出自然的生机,然而也隐含着荒凉的景象。
  6. 山连碧雾昏:山峦与青雾相连,形成一种朦胧的氛围,增添了诗歌的神秘感。
  7. 垂堂宁敢论:面对这样的景象,个人的想法显得微不足道,表现出谦卑与自省。
  8. 去去任乾坤:随意离去,任凭天地的变化,表达了一种随和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修辞手法

  1.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寓意人生的哲理。
  2.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使景色更具生动性。
  3. 对仗:如“寒藤萦古木,野竹翳荒村”,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索,展现了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对命运的无奈,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晨曦: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2. 苍凉:代表孤独与无奈。
  3. 古木:象征着历史与时间的流逝。
  4. 野竹:表现自然的生机与人类的渺小。
  5. 黄茅:象征生命的坚韧与顽强。
  6. 碧雾:代表神秘与朦胧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晨发瞻长路”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迷茫
    B. 希望
    C. 无奈

  2. “寒藤萦古木”中的“寒藤”主要象征什么? A. 生机
    B. 冷清
    C. 繁荣

  3. 诗人最后一句“任乾坤”表达了他对什么的态度? A. 生活的掌控
    B. 顺其自然
    C. 追求名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山居秋暝》
  2. 李白《夜泊牛津》
  3.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孙承恩的《忠州道中》更强调旅途的孤独与人生的哲理,而王维的诗则更多突出山水的恬静与内心的宁静。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情,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诗词鉴赏》
  2. 《明代诗人研究》
  3. 《山水诗的艺术特点》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孙承恩及其作品的背景与艺术魅力。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雪夜与友生同宿晓寄近邻 秘书省有贺监知章草题诗笔力遒健风尚高远…因有此作 苦楝花 过潼关 春日访李十四处士 杂曲歌辞。湖阴曲 郊居秋日有怀一二知己 宿一公精舍 寄山中友人 春日寄岳州从事李员外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林政 憩休 根椽片瓦 匕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洞见其奸 简注 无有伦比 照结尾的成语 粪土之墙不可杇 出词吐气 小字头的字 陷入 广字头的字 毓子孕孙 矛字旁的字 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