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迷神引

《迷神引》

时间: 2025-05-06 08:04:45

诗句

夜静雕阑身独倚。

一瑶琴慵理。

银河多处,生恐浓云起。

宝篆温,兰香燕,情无已。

这眼儿穿破,九霄里。

这心儿倾自,五更起。

搁笔停杯,脉脉无宁思。

顾曲如梳,凉似水。

金波玉彩,照尽了、相思泪。

不减团圞,醉罗绮。

天上也,嫦娥不死。

人间也,鸳鸯长并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8:04:45

迷神引

作者: 吴嘉谟 〔近代〕

原文展示:

夜静雕阑身独倚。一瑶琴慵理。银河多处,生恐浓云起。宝篆温,兰香燕,情无已。这眼儿穿破,九霄里。这心儿倾自,五更起。搁笔停杯,脉脉无宁思。顾曲如梳,凉似水。金波玉彩,照尽了相思泪。不减团圞,醉罗绮。天上也,嫦娥不死。人间也,鸳鸯长并倚。

白话文翻译:

夜晚静谧,我独自倚靠在雕花的栏杆上,慵懒地弹着瑶琴。在浩瀚的银河中,生怕浓云会突然降临。宝篆的温暖,兰香和燕子的呢喃,情感无穷无尽。我这双眼睛穿透了九天,心也在五更时分悄然倾倒。放下笔,停下杯,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绪。曲调如梳理,清凉如水。金波和玉彩照亮了我满含相思的泪水。即便醉卧罗绮之中,情感仍不减。天上的嫦娥依然不死,人间的鸳鸯永远相依。

注释:

  • 雕阑: 雕刻精美的栏杆。
  • 瑶琴: 一种古代乐器,象征文人雅士的情趣。
  • 银河: 天上的星河,寓意广阔的情感。
  • 宝篆: 这里指温暖的感觉,可能隐喻爱情的温馨。
  • 兰香: 兰花的香气,象征高雅的情感。
  • 脉脉: 深情而含蓄的样子。

典故解析:

  • 嫦娥: 传说中月宫的仙女,象征着永恒与孤独。
  • 鸳鸯: 象征忠贞的爱情,常用来比喻恩爱夫妻。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吴嘉谟,近代著名诗人,以词风清丽婉约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情感的细腻描写。
  •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对夜景和情感的描绘,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诗歌鉴赏:

《迷神引》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代词作。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倚靠在雕刻精美的栏杆上,弹奏着瑶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开头的“夜静雕阑身独倚”,给人一种深夜清幽的氛围,随即引出对银河的担忧,表现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层次,将孤独、思念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交织在一起。诗人描绘了兰香、宝篆等意象,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来反映内心的情感波动。尤其是“金波玉彩,照尽了相思泪”,更是将相思之苦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结尾,提到嫦娥和鸳鸯,进一步强调了爱情的永恒与人间的美好,同时也流露出对孤独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夜静雕阑身独倚”:夜晚静谧,诗人独自依靠在雕刻的栏杆上,表现出孤独的情境。
    • “一瑶琴慵理”:懒散地弹奏瑶琴,体现了对音乐的沉醉和对现实的逃避。
    • “银河多处,生恐浓云起”:在美丽的银河中,暗含对美好事物可能被打扰的忧虑。
    • “情无已”:情感无止境,表达了无尽的思念与牵挂。
    • “这眼儿穿破,九霄里”:眼睛穿透九天,隐喻对理想和情感的追求。
    • “这心儿倾自,五更起”:心在凌晨悄然倾倒,表现出情感的深沉。
  •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金波玉彩”比喻美好的情感。
    • 拟人: “顾曲如梳,凉似水”,赋予音乐以生命。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一种孤独的情感与对美好爱情的向往,透过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内心的细腻与忧伤。

意象分析:

  • 雕阑: 象征孤独与静谧。
  • 瑶琴: 代表文人的情趣与思绪。
  • 银河: 寓意浩瀚的情感与不确定性。
  • 兰香: 代表高雅与纯洁的爱情。
  • 嫦娥与鸳鸯: 象征永恒的爱情与人间的美好。

互动学习:

  1. 诗中“夜静雕阑身独倚”描绘了什么样的情境?

    • A. 热闹的聚会
    • B. 孤独的夜晚
    • C. 旅行的欢愉
    • D. 白天的喧嚣
    • 答案: B
  2. “金波玉彩”在诗中比喻什么?

    • A. 绝美的风景
    • B. 美好的情感
    • C. 悲伤的泪水
    • D. 音乐的旋律
    • 答案: B
  3. 诗中提到的“嫦娥”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美丽
    • C. 永恒
    • D. 孤独
    • 答案: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吴嘉谟的《迷神引》在情感的表达上更为细腻,前者更侧重于抒发对往事的怀念,后者则注重于对当下情感的深入探索。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喜李十一景信到 奉诚园(马司徒旧宅) 酬乐天待漏入阁见赠(时乐天为中书舍人予任翰林士) 封书 第三岁日咏春风,凭杨员外寄长安柳 酬乐天(时乐天摄尉,予为拾遗) 代杭人作使君一朝去二首 寺院新竹 忆杨十二 石榴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蓬闾生辉 蒙翳 气焰嚣张 泰而不骄 薨夭 回头 英风亮节 两点水的字 筋疲力敝 高字旁的字 感天地,泣鬼神 男大当娶,女大当聘 酉字旁的字 包含仍的词语有哪些 克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