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台湾吟 其一

《台湾吟 其一》

时间: 2025-04-27 03:39:48

诗句

四溟中断此孤悬,日月轮高见影偏。

泣泪鲛人朝入市,凝寒金气夜干天。

马鞍矗起青全岛,鹿耳雄开障百川。

盛气消沉无觅处,牛羊来下翠岩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39:48

原文展示:

台湾吟 其一 作者: 黄学明 〔清代〕

四溟中断此孤悬,
日月轮高见影偏。
泣泪鲛人朝入市,
凝寒金气夜干天。
马鞍矗起青全岛,
鹿耳雄开障百川。
盛气消沉无觅处,
牛羊来下翠岩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的孤独与美丽。四周的海洋将这片土地隔离,日月轮转间,影子显得斜偏。鲛人带着泪水,早晨走入市集,夜晚的寒气凝聚着金色的气息,仿佛干涸了天空。马鞍高耸在青翠的全岛上,鹿耳山雄伟地扼守着百川的出入。气势虽消沉,却无处寻觅,只有牛羊在翠绿的岩石间悠然下降,留下淡淡的烟雾。


注释:

  • 四溟:指四周的海洋,意为这片土地被海洋包围。
  • 鲛人:传说中的鱼人,象征着美丽和悲伤。
  • 马鞍:指马鞍山,象征着高耸的山脉。
  • 鹿耳:鹿耳山,台湾的著名山脉,象征着险峻和雄伟。
  • 盛气消沉:形容气势虽强却消沉的状态。
  • 翠岩烟:形容山间的雾气,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学明,清代诗人,生于台湾,作品多以自然山水为题材,关注社会和人文现象。他的诗风清新,常用生动的意象表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创作于清代,台湾尚处于外族统治之下,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故土的眷恋与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诗歌鉴赏:

《台湾吟 其一》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捕捉了台湾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诗歌开头以“四溟中断此孤悬”点明了台湾的孤独感,四周的海洋将其隔绝,营造出一种被遗忘的氛围。随着日月的更替,岛屿显得愈发孤寂,影子斜偏,传达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奈。

接着,诗人引入了鲛人这一意象,泪水与市场的结合,仿佛在诉说着人们的悲伤与生活的艰辛。寒气凝聚成金色的气息,给人一种矛盾的美感,既有冷冽的现实,也有温暖的向往。接下来的“马鞍矗起青全岛,鹿耳雄开障百川”展现出台湾山脉的雄伟,象征着自然的伟力与人类的渺小。

最后,诗句“盛气消沉无觅处,牛羊来下翠岩烟”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平静的气氛,描绘出牛羊在青翠山间的悠然,似乎在暗示即便在艰难的环境中,依旧存在一种生活的希望与宁静。

整首诗在形式上工整,对仗工整,意象丰富,情感深邃,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四溟中断此孤悬 - 诗人首先描绘了台湾孤悬于四周海洋的状态,强调其地理上的孤立。
  2. 日月轮高见影偏 - 日月交替,影子斜偏,描绘时间的流逝与孤独感。
  3. 泣泪鲛人朝入市 - 鲛人带着泪水进入市场,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悲伤。
  4. 凝寒金气夜干天 - 寒气凝聚,象征着夜晚的冷清与干燥,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5. 马鞍矗起青全岛 - 马鞍山高耸,象征着台湾的壮丽山水。
  6. 鹿耳雄开障百川 - 鹿耳山雄伟地守护着河流,表现出自然的雄伟。
  7. 盛气消沉无觅处 - 描述气势虽强却无处可寻的无奈。
  8. 牛羊来下翠岩烟 - 牛羊在山间悠然自得,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台湾比作孤悬的孤岛,突显其孤独感。
  • 拟人:鲛人“泣泪”,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台湾的深情厚谊,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四溟:象征孤立与隔绝。
  • 鲛人:象征悲伤与美丽。
  • 马鞍:代表着壮丽的自然。
  • 鹿耳:象征雄伟与守护。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又悲伤的台湾画卷,承载着诗人对故土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鲛人”象征什么?

    • A. 幸福
    • B. 悲伤与美丽
    • C. 努力
  2. “四溟中断此孤悬”中的“孤悬”指的是?

    • A. 台湾的孤立
    • B. 诗人的孤独
    • C. 人生的无奈
  3.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自然的壮丽
    • B. 对故土的思念与孤独
    • C. 对生活的希望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江雪》 - 柳宗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但背景不同,情感更为直接。
  • 《江雪》:描绘了自然的寒冷与孤独,意象上与《台湾吟》有相似之处,但主题侧重点有所不同。

通过对比,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不同诗人在不同情境下对孤独和自然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黄学明研究》
  • 《台湾文化与诗词探讨》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尉迟杯 尉迟杯 尉迟杯·江亭修禊未至,分韵得黛字 尉迟杯 富林检行箧,得曾刚父书扇及亡友匡伯鹿、丁叔雅手迹,次刚父韵 尉迟杯·岁云暮 尉迟杯 和清真 尉迟杯 尉素秋来视疾,因述金陵旧游,既去,作此寄之 尉迟杯 中秋 尉迟杯 尉迟杯 有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书签 广字头的字 包含哑的词语有哪些 巾字旁的字 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善门难开 建嗣 熟读深思 连群结党 进谗害贤 齊字旁的字 叡作 糹字旁的字 心字底的字 食必方丈 挑挑拣拣 致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