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台湾吟 其二

《台湾吟 其二》

时间: 2025-05-02 13:18:40

诗句

漆身裸体类山麌,有古遗风不是愚。

蔓草束头分角髻,青筐归市买陬隅。

编莎似橐箍腰骨,截竹为圈塞耳珠。

蛮曲听来无一字,行歌岩下采春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8:40

原文展示:

台湾吟 其二
作者: 黄学明 〔清代〕

漆身裸体类山麌,有古遗风不是愚。
蔓草束头分角髻,青筐归市买陬隅。
编莎似橐箍腰骨,截竹为圈塞耳珠。
蛮曲听来无一字,行歌岩下采春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种原始的生活方式,像山中的麋鹿,身上光滑赤裸,遗存着古老的风俗,绝非愚蠢。她用蔓草编织头发,形成独特的发型,手里提着青筐,走向市场在角落里买东西。她的腰部用莎草编成的带子紧束着,耳朵上则用截竹制成的圈子来装饰。听到那陌生的曲调,歌词却听不懂,边唱边在岩下采摘春天的野草。

注释:

  • 漆身裸体: 描述人毫无衣物,表面光滑如漆。
  • 山麌: 指一种生活在山中的野生动物,象征自然状态。
  • 蔓草: 一种柔软的植物,用于编织。
  • 青筐: 指一种用竹子或草编制的筐子,常用于购物。
  • 编莎似橐: 用莎草编织成腰带,形状像口袋。
  • 蛮曲: 指地方或少数民族的歌曲,通常难以理解。
  • 春芜: 指春天的野草,多指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学明,清代诗人,生活于台湾一带,作品常以乡土题材见长,展现当地民俗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当时台湾尚处于开发阶段,作者通过描绘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自然环境,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以及对土地的深厚感情。

诗歌鉴赏:

《台湾吟 其二》不仅是对台湾原始生活的一种生动描绘,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赞美。诗中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身处自然环境中的人们,如何与大自然和谐共存。诗句“漆身裸体类山麌”将人类与自然界的动物联系起来,表达出一种原始的、自然的美感。接下来的“蔓草束头分角髻”,则展现了当地女性的独特发型,传达出一种质朴和自然的美。

在这首诗中,黄学明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青筐”、“编莎”、“截竹”等,展现了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风俗与文化。最后一句“行歌岩下采春芜”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升华,描绘了在自然中劳作的快乐与和谐。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富有地方色彩,还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与生态意识,彰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漆身裸体类山麌: 描绘人如同山中动物,展现自然的状态和无拘束的生活。
    2. 有古遗风不是愚: 这种生活方式并非愚蠢,而是传承了古老的文化。
    3. 蔓草束头分角髻: 描述当地女性用植物编织发型,体现自然与人类的结合。
    4. 青筐归市买陬隅: 形象地表现出日常生活的场景,人们在市场上采购。
    5. 编莎似橐箍腰骨: 用莎草编织成的带子,显示了当地人简单而实用的生活方式。
    6. 截竹为圈塞耳珠: 用竹子制作耳饰,展示了民间手工艺的巧妙。
    7. 蛮曲听来无一字: 听到的曲调虽美,却无法理解其意义,体现了文化差异。
    8. 行歌岩下采春芜: 表达了在自然中劳作的情景,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修辞手法:

    • 比喻: “漆身裸体类山麌”,将人比作动物,突显自然之美。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如“编莎似橐箍腰骨,截竹为圈塞耳珠”。
    • 意象: 通过具体的物象传达情感,如青筐、莎草等,赋予诗歌生动的画面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原始而质朴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传统文化的敬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反映出诗人对乡土文化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 漆身裸体: 代表自然状态与纯真。
  • 蔓草: 象征自然、质朴与人类的智慧。
  • 青筐: 生活的象征,反映日常生活的细节。
  • 编莎: 体现手工艺与人类的创造力。
  • 蛮曲: 文化的多样性和不可理解性。
  • 春芜: 生命的勃发与蓬勃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漆身裸体类山麌”主要指的是什么? a) 人的外表
    b) 动物的状态
    c) 自然环境
    答案: b)

  2. “青筐归市买陬隅”这句中的“青筐”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购物用的筐子
    c) 生活的工具
    答案: b)

  3. 诗中提到的“蛮曲”主要表达了什么? a) 音乐的美
    b) 文化差异和理解的困难
    c) 人与人的交流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 by 陶渊明: 描绘了理想乡的自然与人文和谐。
  • 《江南春》 by 杜甫: 表达春天的自然美与人间生活的结合。

诗词对比:

  • 黄学明的《台湾吟 其二》与李白的《将进酒》在主题上都表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但前者更注重描绘地方特色与生活细节,后者则强调豪情与人生哲学的表达。两者在风格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诗歌艺术。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台湾文学史》
  • 《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田园诗选》

以上是对《台湾吟 其二》的详细解析与理解,帮助读者更深入地欣赏和学习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琳老送瑶花数叶云作香烧气甚清馥 林进士数见过又遗一诗辄以奉报 立秋日破晓入山携枕簟睡於禅静庵中作诗一首 于飞乐(和太守曹子方) 蝶恋花(戊寅秋寒秀亭观梅) 散余霞 一落索(东归代同舟寄远) 虞美人(东园赏春,见斜日照杏花,甚可爱) 调笑 感皇恩(解秀州郡印,次王倅·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拿刀弄杖 残圭断璧 丶字旁的字 名重当时 轻人 渺无人迹 包含淋的词语有哪些 恸哭流涕 提手旁的字 束薪 谦开头的成语 磬虡 报子 邑字旁的字 蛊尾 人字头的字 鬲字旁的字 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