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洞庭秋月

《洞庭秋月》

时间: 2025-05-07 23:41:54

诗句

平湖万里宽,秋月一天白。

隐隐岳阳楼,有人自横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41:54

原文展示:

洞庭秋月 赵蕃 〔宋代〕 平湖万里宽,秋月一天白。 隐隐岳阳楼,有人自横笛。

白话文翻译:

广阔的湖面绵延万里,秋夜的月光洒满天际,一片洁白。 隐约可见岳阳楼,有人在楼上吹奏横笛。

注释:

  • 平湖:指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
  • 一天白:形容月光照耀下的天空和湖面一片洁白。
  • 隐隐:隐约可见。
  •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
  • 横笛:一种古代的吹奏乐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尤擅长五言诗。此诗描绘了洞庭湖秋夜的宁静美景,通过月色和笛声表达了深远的意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赵蕃游览洞庭湖时所作,通过描绘湖面的广阔和秋月的皎洁,以及岳阳楼上的笛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远方思念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洞庭湖秋夜的宁静与美丽。首句“平湖万里宽”展现了湖面的辽阔,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次句“秋月一天白”则通过月光的皎洁,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后两句“隐隐岳阳楼,有人自横笛”则增添了一丝神秘和悠远的情感,笛声在夜空中回荡,仿佛在诉说着远方的故事。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远方思念的深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湖万里宽”:通过“万里”形容湖面的广阔,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 “秋月一天白”:用“一天白”形容月光的皎洁,营造出清冷的氛围。
  • “隐隐岳阳楼”:“隐隐”一词增添了景物的朦胧美,使岳阳楼显得更加神秘。
  • “有人自横笛”:笛声的加入,为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动感和情感的表达。

修辞手法:

  • 比喻:“一天白”比喻月光的皎洁,形象生动。
  • 拟人:“有人自横笛”赋予笛声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洞庭湖秋夜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远方思念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平湖、秋月、岳阳楼、横笛。
  • 详细解释:平湖象征着广阔与宁静,秋月代表着清冷与皎洁,岳阳楼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横笛则传达了悠远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岳阳楼”位于哪个省? A. 湖南省 B. 湖北省 C. 江西省 D. 江苏省

  2. 诗中的“一天白”形容的是什么? A. 湖面 B. 天空 C. 月光 D. 云彩

  3.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A. 古筝 B. 笛子 C. 横笛 D. 琵琶

答案: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岳阳楼》:同样以岳阳楼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通过夜晚的景色和怀古之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对比:

  • 赵蕃《洞庭秋月》与杜甫《登岳阳楼》:两者都以岳阳楼为背景,但赵蕃的诗更注重自然美景的描绘,而杜甫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读。
  • 《岳阳楼记》:范仲淹的名篇,对岳阳楼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详细的介绍。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生查子 为人题矶头闲立小影 生查子 生查子 其二 款残红 生查子 生查子 云中作 生查子四首 其四 生查子 生查子 春暮王子山小游纪意用“海”字 生查子 生查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黑字旁的字 包含留的成语 臼字旁的字 里外夹攻 求知若渴 陆梁放肆 一字旁的字 咸菹 釆字旁的字 上情下达 刀字旁的字 凌人 税调 篱畔 上辈子 马马虎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