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杜日章册九首 其六 烟驾亭

《题杜日章册九首 其六 烟驾亭》

时间: 2025-05-04 03:14:04

诗句

边烽巳宁晏,烟水澹氤氲。

朝来鹅鹳阵,冲破宿潭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4:04

原文展示

题杜日章册九首 其六 烟驾亭
边烽巳宁晏,烟水澹氤氲。
朝来鹅鹳阵,冲破宿潭云。

白话文翻译

边上的烽火已然宁静,烟雾与水面交融得如梦似幻。
今天早上,成群的鹅与鹳飞来,冲破了那积聚在潭水上的云雾。

注释

  • 边烽:边防的烽火,指边境的警报信号。
  • 宁晏:宁静而安详。
  • 烟水:烟雾与水面,形容景色朦胧。
  • 澹氤氲:清淡而朦胧的样子。
  • 鹅鹳阵:成群的鹅和鹳,形容鸟类的飞翔阵列。
  • 冲破:穿过、突破。
  • 宿潭云:在潭面上停留的云,宿意为停留。

典故解析

  • 烽火:古代传递军事信息的方式,烽火台是重要的边防设施,常用以警示敌情。
  • 鹅鹳:在中国文化中,鹅和鹳常被视为吉祥的鸟类,常常出现在诗词中,象征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其昌(1555-1636),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他在书法和绘画上都有很高的造诣,被誉为“明代书画第一人”。董其昌的诗词风格浑厚、清新,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董其昌在晚年时期,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宁静的向往。诗中所描绘的宁静的边境风光,或许是他对战争纷扰、社会动荡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境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活安宁的渴望。开头的“边烽巳宁晏”不仅展示出边防烽火的平静,给人一种安全感,同时也暗示了战争已然过去,生活逐渐恢复平静。接下来的“烟水澹氤氲”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晨雾弥漫的湖面,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似乎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与细腻。

“朝来鹅鹳阵”则引入了生动的自然场景,成群的鹅与鹳在晨光中飞翔,冲破了潭面的云雾,象征着希望与生机的复苏。这种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景,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宁静。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的世界,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边烽巳宁晏:描绘边境烽火已然平静,暗示战争的结束。
    • 烟水澹氤氲:烟雾与水面交融,形成一种朦胧的美感,令人心旷神怡。
    • 朝来鹅鹳阵:鸟群飞来,增添了生气与活力,表现了生命的蓬勃。
    • 冲破宿潭云:鸟儿飞翔的景象,象征着打破宁静的美好,传达出希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烟水”比喻为梦幻的景象。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自然的赞美,对生活平静的向往,以及对希望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和谐与安宁。

意象分析

  • 边烽:象征安全与宁静的环境。
  • 烟水:代表自然的朦胧与梦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鹅鹳: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边烽巳宁晏”中的“烽”是指什么?

    • A. 火炬
    • B. 烽火台
    • C. 烟雾
  2. 诗中“烟水澹氤氲”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 A. 明亮的阳光
    • B. 朦胧的烟雾与水面
    • C. 大雨倾盆
  3. 诗人用什么意象来传达生命的活力?

    • A. 云
    • B. 鹅鹳
    • C. 烽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的心境。
  • 王维《山居秋暝》:展现宁静的自然景象,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

诗词对比

  • 董其昌 vs 王维:两位诗人都擅长描绘自然,但董其昌的诗更侧重于宁静的边境风光,而王维则更注重山水的幽静与哲理。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董其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有待 菩萨蛮(十之五) 菩萨蛮 其一 菩萨蛮二首 其二 远 菩萨蛮 其四 菩萨蛮 其二 滇池泛舟 菩萨蛮 频年咳疾不愈,近又咳血,郁郁不乐,作此遣之 菩萨蛮 其一 非物之为美 菩萨蛮 小女 菩萨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齿字旁的字 八字旁的字 弩张剑拔 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角字旁的字 暗室私心 贝锦萋斐 幺字旁的字 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空谷 见字旁的字 知命安身 客客气气 仆妾为雀鼠 环林璧水 抵死谩生 为恶不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