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3:20
击碎髑髅,敲出骨节。明眼人前,自彰丑拙。
击破了骷髅,敲打出骨节。在明眼人面前,丑陋和拙劣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骷髅”和“骨节”可引申为人类的脆弱和生命的无常,表现出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作者介绍: 释安永,宋代僧人,诗人。他的作品常常蕴含哲理,关注生死、自然和人性,风格简练而深刻。
创作背景: 在宋代,社会动荡和文化变革频繁,释安永的诗作反映了对人性和生命的深入思考,尤其是对人类存在的无常和脆弱感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简短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类脆弱与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开篇“击碎髑髅,敲出骨节”直接指向了生命的终结和死亡的残酷,仿佛是在揭示人类终究要面对的命运。接下来的“明眼人前,自彰丑拙”,则强调了面对现实时,掩饰和伪装是无用的,真正的丑陋和拙劣会在智慧的人面前显露无遗。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我的认知,也传达出一种对世俗真相的不屈服。整首诗以直白而又强烈的语气揭示了生命的本质,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生命的脆弱和死亡的不可避免,提醒人们面对真相时应有的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髑髅”象征什么?
“明眼人”指的是怎样的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通过对月亮的思索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而释安永的《颂古三十一首》则通过对死亡的思考,展现了对生命本质的探讨。两首诗在主题上均涉及人类情感,但表现的侧重点和情感基调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