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游拙政园感赋

《游拙政园感赋》

时间: 2025-05-02 14:18:08

诗句

衡山手植藤犹在,太息山茶花已枯。

数易主人怜水竹,还令狂客念江湖。

一亭可上石作齿,万蕊飘香梅有须。

独惜名园长倒置,竟如扃箧守明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8:08

原文展示:

游拙政园感赋
作者: 诸宗元 〔近代〕

衡山手植藤犹在,
太息山茶花已枯。
数易主人怜水竹,
还令狂客念江湖。
一亭可上石作齿,
万蕊飘香梅有须。
独惜名园长倒置,
竟如扃箧守明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拙政园的景象,诗人感慨万千。衡山的藤蔓仍在生长,然而山茶花却已经枯萎。园主几次更换,但对水竹的怜爱依旧,甚至让那些狂放不羁的游人也思念起江湖的生活。园中有亭子,亭子上的石头仿佛在齿牙,而无数梅花的香气也在飘散。可惜的是,这个著名的园子却常常被倒置,犹如锁住明珠的箱子,无法让人欣赏其真正的美丽。

注释:

字词注释:

  • 衡山:指湖南的衡山,风景秀丽。
  • 山茶:指山茶花,花朵娇美,但此处已枯萎,象征衰败。
  • 水竹:水边的竹子,清新幽雅。
  • 狂客:指放荡不羁的游人。
  • :园中的亭子。
  • 石作齿:石头呈现出像牙齿的形状。
  • 梅有须:梅花飘香,"有须"指梅花的蕊。
  • 长倒置:指名园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或利用。

典故解析:

  • 拙政园:位于苏州,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以其自然之美和人文气息闻名。
  • 明珠:比喻珍贵的事物,暗指名园的美丽与价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诸宗元,近代诗人,擅长古体诗,作品多关注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游拙政园感赋》是诸宗元在游览拙政园时所作,诗中流露出他对园林美景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园林衰败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拙政园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与人文景观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衡山手植藤犹在,太息山茶花已枯”,通过对比,表现出生命的轮回与无常。藤蔓的生长与山茶花的凋零,象征着人事的变迁与时光的流逝。接下来的“数易主人怜水竹”,则表达了园主对自然的热爱,尽管经历了多次更换,依然对水竹情有独钟。

“还令狂客念江湖”一句,体现了游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狂客的形象更增添了诗的生动感。接下来的描写中,“一亭可上石作齿,万蕊飘香梅有须”,通过细腻的意象刻画了园中亭台楼阁的美丽。最后两句“独惜名园长倒置,竟如扃箧守明珠”则是对名园被忽视的惋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未能得到充分珍惜的感慨。

全诗既有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又融入了对生命、时间的思考,体现了诗人的哲理思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衡山手植藤犹在:描绘了衡山的藤蔓仍在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2. 太息山茶花已枯:山茶花的凋零让人感到惋惜,暗示时间的流逝。
  3. 数易主人怜水竹:多次更换的园主依然心系水竹,表现出对自然的珍爱。
  4. 还令狂客念江湖:游人对江湖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自由奔放的精神。
  5. 一亭可上石作齿:亭子的描写形象生动,突显了园中景致的独特。
  6. 万蕊飘香梅有须:梅花的香气弥漫,营造出浓厚的自然氛围。
  7. 独惜名园长倒置:对名园地位的感慨,表达了对美的失落。
  8. 竟如扃箧守明珠:用“明珠”比喻名园的潜在价值,强调其被忽视的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名园比作“明珠”,突显其珍贵。
  • 对仗:如“衡山手植藤犹在,太息山茶花已枯”,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拙政园为背景,表达了对生命无常与自然美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惋惜,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衡山:象征着坚韧与自然的美。
  • 山茶花: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水竹:代表着清新与恬静的生活。
  • :象征着人文情怀与自然的结合。
  • 梅花:象征着高洁与芬芳的品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衡山”主要象征什么? A. 坚韧
    B. 衰败
    C. 富贵
    D. 哀伤

  2. “狂客”在诗中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A. 认真工作的人
    B. 放荡不羁的游人
    C. 爱好自然的人
    D. 诗人

  3. 诗中“明珠”指的是什么? A. 一颗珠子
    B. 名园的美丽
    C. 珍贵的水
    D. 一种花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滁州西涧》:王安石的诗作,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慨。
  • 《山中问答》:陶渊明的作品,体现了隐逸与自然之美的结合。

诗词对比:

  • 诸宗元的《游拙政园感赋》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山水之美,前者更偏向于对园林的感慨,后者则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代诗词鉴赏》:对中国古代诗词的分析和解读。
  • 《苏州园林文化》:关于苏州园林的历史与文化背景的研究资料。

相关查询

乙卯端午十绝 摘玉堂红皱玉二绝 挽陈常卿 其二 书事二首 陪诸先辈题名登春台臞轩即席次故相陈魏公韵 真隐寺 送拄杖还僧 次林卿槟榔韵二首 景定初元即事十首 满江红 其三 题范尉梅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画栋飞甍 运策帷幄 耂字旁的字 中统 呼天钥地 曰字旁的字 竹字头的字 征摄 穴宝盖的字 牛字旁的字 瘦童羸马 多端寡要 风雨无阻 针箍 媵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