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游草堂谒少陵石刻像

《游草堂谒少陵石刻像》

时间: 2025-04-27 07:40:11

诗句

昔登东鲁郭,今上锦官城。

地各千秋胜,祠经历劫更。

居然大夏庇,仍旧草堂名。

同是风尘客,来游百感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40:11

原文展示

昔登东鲁郭,今上锦官城。
地各千秋胜,祠经历劫更。
居然大夏庇,仍旧草堂名。
同是风尘客,来游百感生。

白话文翻译

我曾经登临东鲁的郭山,如今又来到了锦官城。
这两个地方各有千秋,经过岁月的洗礼,祠堂也经历了许多变迁。
在这里,仿佛有大夏的庇护,草堂的名字依然延续。
我们都是风尘中的旅人,来到这里,感慨万千。

注释

  • 东鲁:指的是鲁国的东部,古代地名,现今山东一带。
  • 锦官城:今成都,因其锦绣繁华而得名。
  • 千秋胜:指各个地方的美景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魅力。
  • :指的是祠堂,祭祀先祖的地方。
  • 大夏:指的是西汉时期的一个王朝,代表着历史的沧桑。
  • 草堂:指的是杜甫草堂,唐代诗人杜甫的居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星源,清代诗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通晓诗词,擅长描绘景物,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游览杜甫草堂时,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诗人杜甫的敬仰之情。杜甫草堂作为著名的文化遗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作者曾经游历的东鲁和现在所处的锦官城,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文化的尊重。诗中提到的“千秋胜”与“劫更”,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体现了时间对地方的改变。尤其是“居然大夏庇,仍旧草堂名”,不仅点出了草堂的历史渊源,还暗示了文化的延续性。最后一句“同是风尘客,来游百感生”,则表达了游人对历史的敬仰与感慨,仿佛在与先人对话,心中涌现出无尽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昔登东鲁郭:回忆过去在东鲁的游历,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
  • 今上锦官城:如今来到锦官城,表明时空的转换。
  • 地各千秋胜:强调两个地方各有其独特的美好历史。
  • 祠经历劫更:提及祠堂在历史变迁中的坚韧与不屈。
  • 居然大夏庇:暗示文化的滋养与历史的延续。
  • 仍旧草堂名:草堂的名字历久弥新,象征着文化的不灭。
  • 同是风尘客:表达对同样旅人的共鸣。
  • 来游百感生:游历中产生的种种感慨,情感丰富。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昔”与“今”的对比,展现时光的流逝。
  • 象征:草堂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积淀。
  • 排比:最后一句的“百感生”使得情感层次丰富,体现出作者的复杂心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杜甫草堂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重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文化遗产的珍视。

意象分析

  • 东鲁:象征着历史的根基与文化的发源。
  • 锦官城:代表着繁华与历史交融的地方。
  • 草堂:象征着文化的积累与精神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鲁”是指哪一地区?

    • A. 现代北京
    • B. 现代山东
    • C. 现代四川
  2. “千秋胜”指的是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各地的美景和历史
    • C. 游客的感受
  3. 诗中提到的“草堂”与哪位著名诗人有关?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答案:

  1. B. 现代山东
  2. B. 各地的美景和历史
  3. B. 杜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感慨,但姜星源更侧重于个人的游历与感悟,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兴衰。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 《清代诗人传记》
  • 《杜甫草堂的历史与文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黄叶 浣溪沙 登南湖烟雨楼 浣溪沙 咏池荷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七 闺情 浣溪沙 其一 立春前三日咏盆中茉莉 浣溪沙(野色轩看玉色木犀) 浣溪沙·二阕,题石迅生仿宋院画《春随人意图》。庚辰 其一 浣溪沙 和寂圆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衣字旁的字 东遮西掩 宿所 妖孽伏息 鱼游釜底 漫长 陵迈 人心难测 打破沙锅璺到底 韭字旁的字 巛字旁的字 不值一哂 秃宝盖的字 包含啄的词语有哪些 貝字旁的字 准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