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7:16
昆明春-思王泽之广被也
作者:白居易
昆明春,昆明春,春池岸古春流新。影浸南山青滉漾,波沉西日红奫沦。
往年因旱池枯竭,龟尾曳涂鱼喣沫。诏开八水注恩波,千介万鳞同日活。
今来净绿水照天,游鱼鱍鱍莲田田。洲香杜若抽心短,沙暖鸳鸯铺翅眠。
动植飞沉皆遂性,皇泽如春无不被。渔者仍丰网罟资,贫人久获菰蒲利。
诏以昆明近帝城,官家不得收其征。菰蒲无租鱼无税,近水之人感君惠。
感君惠,独何人,吾闻率土皆王民,远民何疏近何亲。
愿推此惠及天下,无远无近同欣欣。
吴兴山中罢榷茗,鄱阳坑里休封银。
天涯地角无禁利,熙熙同似昆明春。
昆明的春天,昆明的春天,春池的边缘古老的春水流淌着新的气息。影子浸透了南山,青色的波光荡漾,西日沉落在红色的水面上。
往年因为干旱池水枯竭,龟尾拖在泥涂上,鱼在水中翻腾。皇帝下旨开通八条水流注入恩波,使得千条万条鱼同一天活跃。
如今清澈的绿水照耀着天空,游鱼在莲田中悠游。洲上杜若花香四溢,沙滩上鸳鸯安然地展翅入眠。
动植物随性而生,皇恩如春无处不在。渔民依旧丰收,贫困的人们得到了菰蒲的利益。
皇帝明令昆明靠近皇城,官府不得征收其税。菰蒲无租,鱼无税,靠近水边的人们感激君恩。
感激君恩,独自何人,听说全天下的百姓都是君王的子民,远离的百姓何以疏远,近的百姓又何以亲近。
愿将这份恩惠普及天下,无论远近都能共享欣欣向荣。
吴兴的山中停止了茶叶的征税,鄱阳的坑里不再封银。
天涯海角无禁忌的利益,人人皆似昆明的春天。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吟先生,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感情真挚著称,关注民生,揭露社会弊端,提倡诗歌的社会功能。
《昆明春》创作于白居易任职于长安时,表现了对昆明春天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水利治理带来的福祉的感慨。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公平的期盼。
《昆明春》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借助昆明春水的丰富与生机,展示了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波光粼粼的水面、游弋的鱼儿、盛开的花草,无不传递出勃勃生机的气息。
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昆明春天的美丽景象,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社会的思考,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怀与期待。白居易通过对水利政策的赞美,反映出他对良好政治的向往,呼吁将这种惠民政策推广至整个国家,让所有人都能共享春天的美好。
整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比、拟人、比喻等,使得诗句生动而富有感染力。诗人在描写自然美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人间温情的追求,呈现出一种理想的社会愿景。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同时寄托了对民生的关怀与对良好治理的向往,展现出理想的社会状态。白居易希望通过治理水源,改善民生,传播皇恩,使得全国人民都能享受到春天般的幸福生活。
选择题:诗中提到“往年因旱池枯竭”,这句话反映了什么?
A. 池水丰盈
B. 干旱导致水源减少
C. 春天的美丽
D. 水草丰美
填空题:诗中提到“渔者仍丰网罟资”,表现出___的生机。
判断题:全诗表达了对昆明水利治理的赞美。
A. 正确
B.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