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1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14:30
杂兴四首
作者: 林逋〔宋代〕
掉臂何妨入隐沦,高贤应总贵全真。
次山有以称聱叟,鲁望兼之传散人。
拂水远天孤榜晚,夹村微雨一犁春。
不知图画谁名手,状取江湖太古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品德的推崇。诗人认为,哪怕是放弃世俗的名利,隐居在山水之间,追求“全真”的境界也是值得的。在山中,有人称赞聱叟,像鲁迅那样的传世之人。拂水而行,傍晚时分,孤舟漂浮于远天之间;夹村之间,细雨轻洒,春耕的气息弥漫。最后,诗人不知画卷的作者是谁,描绘的景象仿佛是古代江湖的民众。
作者介绍:林逋(967-1028),字君复,号称“隐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隐士,生活在宋代,作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隽永。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隐居山水,表达对纷扰世事的逃避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林逋的《杂兴四首》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美感的作品,诗中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真理的追求。首句“掉臂何妨入隐沦”直接表明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放弃,暗示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坚定的选择。接着提到的“高贤应总贵全真”,进一步强调了对高尚品德的推崇,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诗中“拂水远天孤榜晚”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孤舟漂浮在水面上,远方的天际与晚霞交相辉映,给人以深刻的宁静感。而“夹村微雨一犁春”则通过细雨和春耕的意象,传递出生命的生机与希望,展现了自然与人生活的和谐。
最后两句“不知图画谁名手,状取江湖太古民”则突显了对艺术的思考以及对民间生活的关注,表现出一种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清新优雅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哲思,展现出一种理想化的隐逸生活与自然和谐的美好画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高洁品德的推崇,同时也反映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杂兴四首》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高贤”指的是?
“拂水远天孤榜晚”描绘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