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予顷得宛陵葛生所茹笔十余筒其中复得精妙者

《予顷得宛陵葛生所茹笔十余筒其中复得精妙者》

时间: 2025-07-31 13:15:14

诗句

江南秋兔老毫疏,数字钟王尚贾馀。

因读退之毛颖传,可怜今日不中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3:15:14

原文展示

予顷得宛陵葛生所茹笔十余筒,其中复得精妙者。

江南秋兔老毫疏,数字钟王尚贾馀。因读退之毛颖传,可怜今日不中书。

白话文翻译

最近我从宛陵的葛生那里得到十余支笔,其中有几支写得特别精妙。江南的秋天已经来临,兔毛笔的毛发变得稀疏,数字和钟表的王者依然在贩卖剩余的东西。因为阅读了退之的《毛颖传》,我感到今天的我却未能中举,实在令人感慨。

注释

  • 宛陵:古地名,今属浙江省,葛生是当地的一个书法家。
  • 茹笔:指用笔写字。
  • 毫疏:指兔毛笔的质量不佳。
  • 数字钟王:可能指代某个名家或商人,具体背景不详。
  • 中书:指古代科举考试的中举,意指入选或被认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逋(967-1028),字景纯,号雪宰,浙江人,著名诗人、词人,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心境。林逋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出隐逸的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林逋晚年,正逢他对科举的失落感与对书法的热爱相交织之时,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仕途未能如愿的无奈。开篇提到从葛生那里获得的笔,表现了他对书法作品的珍视,而“江南秋兔老毫疏”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诗中“数字钟王尚贾余”的句子,透出一种对现实生活的调侃与无奈,似乎在说即使有才华的人,在世俗面前也显得微不足道。“可怜今日不中书”一句则直白地表达了对科举失败的失落与惋惜。整首诗在字句之间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既有对艺术的热爱,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展现了林逋作为一个艺术家在追求理想与现实冲突中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予顷得宛陵葛生所茹笔十余筒:最近从宛陵的葛生那里得到十余支笔,表现了作者的书法兴趣。
  • 其中复得精妙者:在这些笔中,有几支特别精妙,强调了艺术的珍贵。
  • 江南秋兔老毫疏:江南的秋天,兔毛笔的毛发稀疏,暗示时间流逝,物品的衰老。
  • 数字钟王尚贾馀:数字和钟表的王者依旧在贩卖剩余的东西,反映社会的繁华与个体的渺小。
  • 因读退之毛颖传:因阅读了退之的《毛颖传》,引出对书法的思考。
  • 可怜今日不中书:感慨如今未能中举,表达了对人生的失落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书法的艺术与现实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兔毛笔的“老毫疏”使得物品具有人性化的特征。
  • 象征:笔象征着艺术与追求,科举象征着成功与社会地位。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艺术追求与个人理想的失落,展现了林逋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淡然与思考。通过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对科举未能如愿的感慨,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意象分析

  • 宛陵:象征着艺术的源泉与书法的传统。
  • 兔毛笔:象征着书法的工具,反映了艺术的脆弱与短暂。
  • 江南秋:象征着成熟与衰老的季节,暗示时间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林逋的字是什么?

    • A. 逵
    • B. 逍
    • C. 景纯
    • D. 知秋
  2. 诗中提到的“宛陵”是指哪个地方?

    • A. 江苏
    • B. 浙江
    • C. 广东
    • D. 山东
  3. “可怜今日不中书”的意思是?

    • A. 对科举成功的期待
    • B. 对当下未能中举的惋惜
    • C. 对书法的热爱
    • D. 对生活的满意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林逋的《秋夕》与王维的《终南山》都表现了自然美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前者更多地展现了对书法艺术的重视,而后者则强调对自然的向往与隐逸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文学史》
  • 《林逋集》

相关查询

琐窗寒·绿阴 琐窗寒 盆山与怡儿同作 琐窗寒 晓色 琐窗寒 为散释题握兰簃裁曲图 琐窗寒 倭奁 琐窗寒 题雪艳图 琐窗寒 倭奁 琐窗寒 琐窗寒 答樊山丈见讯 琐窗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朝参暮礼 持正 呴湿濡沫 皿字底的字 包含扇的词语有哪些 文字旁的字 裁封 父字头的字 神牵鬼制 夏虫不可语寒 兰泽 見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嫂子 穷结尾的成语 布衣蔬食 强买强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