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4:40
晓出东郊路,春霖数尺泥。
湖山供胜赏,花草觅新题。
坐听鸣鸿北,归看落日西。
乍晴何所喜,芳树早莺啼。
清晨我走出东郊的小路,春雨让泥土变得湿滑。
湖光山色提供了美好的景致,花草之间我寻找新的题材。
坐着听北飞的大雁鸣叫,回头看西边落日的景象。
刚刚放晴的天气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芳香的树木早已传来黄莺的啼鸣。
“鸣鸿”常用来指代大雁,寓意远行和归来;“乍晴”则是描绘天气变化的瞬息万变,反映出自然界的无常与诗人的心境。
作者介绍: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较为神秘,但其诗风清新脱俗,尤以写景抒情著称。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春季,诗人漫步于东郊,受到自然景色的熏陶,借以表达心中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
王之道的《和詹德秀出南汰二首》以清新的笔调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晓出东郊路,春霖数尺泥”引入,展现了清晨的宁静和春雨后的湿润,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湖山供胜赏,花草觅新题”表达了自然美景的诱人,以及诗人对新创作题材的渴望,充分体现了他作为诗人的敏感与灵动。
“坐听鸣鸿北,归看落日西”进一步增强了空间的对比,北飞的鸿雁与西沉的落日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最后一句“乍晴何所喜,芳树早莺啼”则是诗人对自然的深思,表面上是在描述春光明媚,实际上却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似乎在问,面对大自然的美好,自己又能得到什么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生命的思考,既有对美的赞美,又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充满了哲理的深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乍晴”是什么意思?
A. 刚刚放晴
B. 突然下雨
C. 早晨的阳光
D. 天气渐冷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A. 春霖
B. 落日
C. 鸣鸿
D. 芳树
诗中“坐听鸣鸿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期待
B. 宁静
C. 忧伤
D. 欢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道的春景描写与杜甫的《春望》中的忧国忧民形成鲜明对比,王之道的诗歌更注重个人的感受与自然的和谐,而杜甫则在春光中感受到国事的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