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5:22
凤楼高映绿阴阴,
凝碧多含雨露深。
莫谓一枝柔软力,
几曾牵破别离心。
馆娃宫畔响廊前,
依托吴王养翠烟。
剑去国亡台榭毁,
却随红树噪秋蝉。
浓低似中陶潜酒,
软极如伤宋玉风。
多谢将军绕营种,
翠中闲卓战旗红。
高僧爱惜遮江寺,
游子伤残露野桥。
争似著行垂上苑,
碧桃红杏对摇摇。
在凤楼高处映照着浓绿的阴影,
碧绿的柳枝上凝结着深厚的雨露。
不要以为这柔软的柳枝无力,
它曾几度牵动了离别的心。
在馆娃宫旁边响起的廊声,
仿佛依托着吴王养成的翠绿烟雾。
剑去国亡,台榭也已毁灭,
却依然随红树声声唤起秋蝉。
浓郁的柳条低垂,似陶潜的美酒,
软弱的如宋玉所感受到的风。
多谢将军在营中种下的柳树,
在翠绿的树中,战旗显得鲜红。
高僧珍惜遮江寺,
游子在露湿的野桥上感伤。
何不去那垂柳摇曳的上苑,
碧桃红杏在风中轻轻摇曳。
齐己,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齐己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情感真挚,常常蕴含哲理。
《杨柳枝》创作于唐代是一个充满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柳树,表达了对离别与思乡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与个人情感的联系。
这首《杨柳枝》通过对柳树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和对故国的怀念。诗中“凤楼高映绿阴阴”一句,描绘出一幅秀丽的自然景象,而“莫谓一枝柔软力,几曾牵破别离心”,则表现出柳枝的柔软与坚韧,象征着对离别的无奈与思念。诗人借用历史典故,提到吴王、剑去国亡等,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悲剧色彩。
接着,诗人通过“剑去国亡台榭毁”这一句,展现了历史的沧桑,暗示着人事的变迁和无常。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浓低似中陶潜酒”与“软极如伤宋玉风”,通过比喻将柳树的柔软与陶渊明的酒意、宋玉的伤感相联系,深化了诗的情感层次。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融入了人文情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生活的思考。最后,诗人以“争似著行垂上苑,碧桃红杏对摇摇”来结束,留给读者一种希望与美好的向往。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离别与怀念的感慨,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人情的脆弱。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吴王”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君主?
填空题:诗中提到“剑去国亡”,表达了诗人对____的感慨。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柳树代表着坚韧和希望。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