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0:06
蒙恬芳轨设,游楚妙弹开。
新曲帐中发,清音指下来。
钿装模六律,柱列配三才。
莫听西秦奏,筝筝有剩哀。
全诗翻译:
诗人描绘了筝乐的优美场景。首先提到古代名将蒙恬的音律之美,接着描绘了在楚地的筝乐表演,音乐如同新曲在帐中逐渐响起,清音犹如指引而至。然后诗人提到乐器的装饰工艺,十分精美,排列的柱子象征着天、地和人三才的和谐。最后,诗人告诫人们不要去听西秦的音乐,因为筝声中隐含着一种难以消除的哀伤。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峤(约691年-751年),字少游,唐代诗人,以五言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优雅,常以自然、音乐为题材,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文化繁荣,音乐艺术发展迅速。诗人通过筝乐表演,表达对美好音乐的向往,反映出当时社会对音乐的重视。
李峤的《筝》是一首以音乐为主题的诗,展现了筝乐的优美和诗人对音乐的深切感受。诗的开头用“蒙恬芳轨设”,将音乐的美好与古代名将相提并论,暗示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力量的体现。接着,诗人描绘了在楚地的筝乐表演,乐声如同新曲在帐中徐徐响起,给人以清新之感,体现出音乐的灵动与优雅。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钿装模六律”的描写,表现出乐器的精美与音乐的和谐。同时,提到“西秦奏”,暗示他对某些音乐风格的不满与排斥。最后一句“筝筝有剩哀”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传达出一种深切的忧伤。这种情感的纠结,正是李峤诗歌的一大特色,体现了他对音乐的深刻理解与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筝乐为核心,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与对某种哀伤情感的反思,体现了李峤对音乐艺术的独特理解和深厚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蒙恬”是谁的象征?
A. 音乐的力量
B. 战争的胜利
C. 古代的美德
D. 文化的传承
诗中“钿装模六律”主要描绘了什么?
A. 音乐的旋律
B. 乐器的华丽
C. 演奏的技巧
D. 聆听的体验
诗人对西秦音乐的态度是?
A. 喜爱
B. 中立
C. 排斥
D. 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峤的《筝》和白居易的《琵琶行》都以乐器为主题,但李峤更侧重于音乐的优雅与悲伤,而白居易则通过琵琶传达个人的经历与情感。两首诗在艺术表现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与情感深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