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竹枝词二首 其二

《竹枝词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7 22:50:26

诗句

梨岭遥于枫岭遥,小关高比大关高。

佣夫过岭如平地,一岁来回二百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0:26

原文展示:

竹枝词二首 其二
梨岭遥于枫岭遥,小关高比大关高。
佣夫过岭如平地,一岁来回二百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梨岭与枫岭的遥远,梨岭比枫岭更远,而小关的高度又超过了大关。佣人们在山岭间行走,像是在平地上走一样,一年之中来回穿梭二百次。


注释:

  • 梨岭:指的是一个地名,可能因梨树而得名。
  • 枫岭:同样是一个地名,可能因枫树而得名。
  • 小关:指的是小山口或小山关。
  • 大关:指的是大山口或大山关。
  • 佣夫:指的是雇佣的劳力或工人。
  • :来回的次数,这里指的是往返之路。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地理和劳动场景,反映了一种生活的艰辛与劳作的常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善夫(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其乡土诗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民间生活,语言简练,风格朴实。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明朝时期,反映了当时民众的生活状态。诗中提到的山岭、佣夫都暗示了社会底层劳动者的艰辛与不易。


诗歌鉴赏:

《竹枝词二首 其二》通过描绘梨岭与枫岭的遥远,以及小关和大关的高低差异,展现了自然环境的独特性和人们在其中的生活状态。诗中“佣夫过岭如平地”的描写,生动地勾勒出劳作的艰辛,尽管山岭重重,佣夫们仍然像在平地上走一样,表现出劳动者的顽强与毅力。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比的手法,突显了山岭的高低差异,也隐含了对劳动者生活的反思与关注。尤其是一年二百遭的描写,强调了劳动的频繁与艰辛,令人感受到那份辛劳背后的无奈与坚韧。诗作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反映了与自然抗争的人的命运,展现了劳动者的真实生活与内心世界,这样的描写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梨岭遥于枫岭遥:梨岭比枫岭更遥远,强调了地理上的距离。
  2. 小关高比大关高:小关的高度超过大关,形成鲜明对比。
  3. 佣夫过岭如平地:佣人们在山岭间的行走如同在平地上,表现出他们的辛勤与坚韧。
  4. 一岁来回二百遭:一年中往返两百次,突显了劳动的频繁和艰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梨岭与枫岭、小关与大关的对比,突出环境的复杂与困难。
  • 比喻:佣夫的行走如平地,形象地表达了他们的劳动状态。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劳动者艰辛生活的深刻描绘,表现出无论环境多么艰难,劳动者依然在努力生活的坚持与韧性。


意象分析:

  • 梨岭、枫岭:象征着自然环境的险峻与遥远。
  • 小关、大关:代表着高低差异,可能暗示着社会地位的差距。
  • 佣夫:象征着勤劳的劳动者,体现了他们的辛苦和不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梨岭与枫岭的关系是什么? A. 相近
    B. 遥远
    C. 相同
    答案:B

  2. 诗中的佣夫是指什么? A. 老板
    B. 雇佣的劳力
    C. 诗人自己
    答案:B

  3. “一岁来回二百遭”中的“遭”指的是什么? A. 遭遇
    B. 来回次数
    C. 事件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竹枝词》系列其他作品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郑善夫的诗更多地关注劳动者的生活,体现了一种朴实的民生情怀;而王之涣则侧重于豪放的自然景观,表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研究》
  2. 《古诗词鉴赏指导》
  3. 《诗词的意象与表现》

相关查询

汉阳登览呈王中甫使君 喜闻平峒寇 汪见可教授约诸丈凤山酌别 谢东粹包宏父三首癸卯夏 感寓四首 其四 桐庐舟中 书事 汀州道上 灵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枉物难消 小字头的字 几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还原反本 抑塞磊落 言之无物 入字旁的字 物产 米字旁的字 惓惓之意 包含蹦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梳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勇的成语 寅时 潜濡默被 环目 令人莫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